一、养殖概况
2015的水产业可谓举步维艰、跌宕起伏,厄尔尼诺现象、水产品行情整体低迷,对和病害的横行,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诸多问题。
潮汕区域南美白对虾养殖同样的遭遇了低迷的一年:偷死、肠炎、白便、各种弧菌病、红体、白斑等等病害,导致对虾规格小、产量低是今年的整体写照。饶平汫州到澄海盐鸿一带地区的土池混养,年亩产量在500-700斤/亩;饶平、澄海、潮阳地区主要是鱼虾混养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一年可以放 4-5批苗,大部分养户放土苗,养殖到规格为80-90头/斤就开始上市,因此当地的养虾亩产较低。
收成虾偏小
2015年潮汕养殖成功率较2014年低,整体成功率大约3成。2015年潮汕整体效益情况为,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3:3:4(2014年为3:5:2)。
二、2015年虾病流行特点
2015年潮汕区域对虾病害流行特点首先表现在区域差异性显著;其次为肠炎严重,虾长得慢、瘦、吃不上料;第三,季节性的病害明显,上半年弧菌比较严重,高温季节亚硝酸盐高等,各种养殖中的问题在全年各个季节中都有出现;第四,混养、套养模式发病率较低,养成率和养殖效益较高。
三、2015年虾病流行原因分析
1、气候影响
由于季节的延迟,今年的养殖放苗较迟;早批苗种质量差,至7月份,混养塘收获虾产量少,养户对养殖效果明显不满意。进入8月份开始,不停的台风和降雨给养殖带来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导致对虾长得慢晚造天气变化大,包括气温和方向的多变,发病率达7成以上,成功率较低。
2、水质影响
(1)前期降雨少,缺乏淡水,菌藻难于培植。
(2)同区域内虾塘密集度高的片区比密集度低的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养殖密集水源会不同程度的交叉影响,加上没有一个进排水干预措施,病害容易相互传染。
(3)养殖水体后期富营养化导致有害藻滋生。
(4)高温、暴雨塘水易倒藻。
(5)养殖户调水科学性不足。
3、养殖模式影响
养殖模式的不同对成功率影响较大。
(1)土塘的鱼虾混养模式发病率比精养模式低;
(2)高位池的立体增氧模式比非立体增氧模式发病率低。
4、种苗影响
种苗是整个养殖的关键因素。没有选择优质苗种反而选择劣质虾苗,导致的结果要么是早早发病排塘,要么是生长过慢、肠炎白便、偷死等症状,严重影响养殖。今年整体反映对虾生长速度比往年慢,养殖80天依然70-90头/斤,到后期大虾规格也不过50头/斤左右。
5、养殖环境
(1)区域内密集的养殖池塘
(2)海区富营养化导致有害藻滋生
(3)工业等方面的污染
四、2015年主要病害分析
1、应激
白虾应激
应激产生危害:应激会引起对虾生理发生变化,使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弱,对病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下降,继而导致疾病的爆发。
应激原因分类:气候变化(如大幅度降温)、水质突变(如“倒藻”)、生理突变(如蜕壳、病原入侵、淡化适应)、物理刺激(如拉网捕虾)、药物刺激(如使用消毒剂)。
预防:
(1)不同情况下均需增强对虾的体质。可同时采用外泼和内服免疫增强剂的方式。
(2)水质恶化时需及时调节好水质。提高水体和底部的溶氧;再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等来调控水质;同时泼洒应激Vc。
(3)存在有毒物质时应尽快消除。
(4)对虾在蜕壳时要保证其顺利进行。使用应激固壳素能有效补充矿物元素,使对虾蜕壳顺利完成。
2、肝胰脏萎缩病
肝胰脏萎缩
病因分析:出现肝胰脏萎缩,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殖环境——水体和对虾本身这2方面。
导致养殖水体环境不稳定的因素:水质、底质、天气、倒藻等;导致对虾体质弱化的因素:苗种、营养、药物等。
预防:投放优质虾苗,加强育水工作,保证水质稳定,科学投喂,定期使用有益菌(养水宝、粤海利生素、富水美、益水原菌等)和底质改良剂(如增氧解毒底净、生物底改等),每15天消毒一次,消毒后及时解毒和肥水补菌。
治疗:停止进排水,减料50%;泼洒“解毒应激灵”+葡萄糖;加大增氧;下午泼洒“有机碘”消毒;内服“双黄连”+对虾多维+护肝冰芪维C等,连用5天,5天后加倍量喂“富虾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6/hq_16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