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8月份水温处于25——30℃之间。本月份天气炎热,鱼类摄食量大,生长快速,是养殖病害的高发阶段。由于养殖水体中鱼粪、残饵的数量增大,水质极易恶化,警惕缺氧及有害气体超标对鱼类的影响。本月常发疾病有烂鳃病、肠炎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白头白尾病、赤皮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
一、病情预测
1、草鱼“三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鱼种,发病水温为18℃——30℃,25℃——30℃为流行高峰;七月是我省草鱼“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发病高发期,草鱼主养池塘需重点防控。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鲢、鳙、鲤、鲫等鱼类,发病水温9℃——36℃,流行高峰水温25℃——32℃。全省各养殖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3、白头白尾病:主要危害草、青、鲢、鳙、鲤等鱼种,发病水温20——30℃,全省苗种培育池塘需重点防控。
4、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多种鱼类的鱼苗、鱼种阶段,发病水温20——28℃。全省苗种培育池塘需重点防控。
5、锚头鳋病:各龄鱼均可发生此病,发病水温12——33℃。全省各养殖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二、预防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一是可采取及时捕捞上市,捕大留小,减少水体负载量,在捕捞、运输、放养操作中降低鱼体应激反应及受伤;二是做好水质综合调控,可采取定期冲水、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和栽培植物等措施,以达到增氧、降低氨氮效果;三是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和含氯制剂等方法调节水质pH值,保持水质清新;四是科学投饲,投喂营养均衡优质饲料,严防饲料霉变,气温太高可适当降低投喂量;五是加强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及夜间巡塘,发现鱼类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加强病害预防工作。一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等,增强鱼体的抗病力;二是做好水体、用具及周围环境清整消毒,一旦发现疑似染病,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药敏实验,按渔药使用准则科学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注意药物的休药期,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及时应对自然灾害。各养殖户要密切关注暴雨、雷电、泥石流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加固防洪、防逃设施。连续阴雨天气要谨防水体缺氧泛池;暴雨过后,要使用低刺激性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及时捞除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蔓延。
三、治疗方法
1、草鱼“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治疗:可用聚维酮碘溶液(每1立方米水体4.5mg——7.5mg,以有效碘计)、二氧化氯(每1立方米水体200mg——290mg)或三氯异氰脲酸粉(每1立方米水体90mg——135mg, 以有效氯计)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在饲料中拌入诺氟沙星粉、大蒜素、氟苯尼考粉等抗菌药投喂,连喂3——5天。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治疗:采取综合治疗,第1天杀灭鱼体表寄生虫(用药应有针对性,可采用敌百虫或硫酸铜等),第2——6天连续投喂杀菌药饵(100千克鱼体重用氟苯尼考2——4克),第3——5天,每立方水体用含氯制剂(三氯异氢尿酸或二溴海因等)0.3——0.5克全池遍洒,第10天左右每立方水体用生石灰30——40克全池遍洒一次。
3、白头白尾病治疗:清除池内杂草、杂物,防止鱼体受伤;全池泼洒0.3——0.5克每立方米的二氧化氯或0.3——0.5克每立方米的二溴海因连续3——5天。
4、车轮虫病治疗: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每1立方米水体0.5克和0.2克,配制成合剂后全池泼洒一次。
5、锚头蚤病治疗:全池泼洒90 %敌百虫,用量为每1立方米水体0.5 克。每周1 次,连用2——3 次。
注意事项:虾、蟹、鳜、淡水白鲳、无鳞鱼或在水体缺氧时不得使用敌百虫;鲂鱼、鮰鱼等无鳞鱼慎用硫酸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6/hq_16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