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要点


  今年6月下旬以来,重庆市多地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造成水产养殖业大范围内受灾,渔业经济损失惨重。为了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根据渔业特点以及洪涝灾害后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特提出恢复渔业生产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加紧修复水毁设施,迅速恢复渔业正常生产

  水灾过后,应及时对被冲毁的池埂、堤坝进行加高、加宽、加固,防止再次溃口或被冲毁。尽快利用人工清挖、泥浆泵抽吸等措施清除池塘和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恢复正常的池塘和河道功能。

  仔细检查渔业设施,及时抢修被洪水损坏的道路、电力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和正常供电;对因洪水而受影响的渔业生产设备,如涵闸、增氧机、水泵、投饵机、渔船、网具以及照明等机电及养殖设备,要尽快进行维护和保养,迅速恢复渔业正常生产。

  稻田养殖水毁工程设施要严格按照新建要求重新建设。

  围拦养殖中被冲毁的渔排、网片等养殖设施,应积极组织修复或更换,并清除网片上的青苔污物,保证水流通畅。

  二、抓好鱼病防控,防止疫病发生

  1.水体消毒杀灭病原菌

  水灾后的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浆、地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外来水源等,水体浑浊,透明度低,病原菌复杂繁多。为防止灾后疫病暴发与传播,应对养殖水体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水体消毒剂一般有生石灰(使用剂量:每立方米水体20~30克)、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1.0克)、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0.2~0.3克)、强氯精(每立方米水体0.3~0.4克)、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03~0.04克,以溴氯海因计)等,任选一种全池泼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

  2.死鱼无害化处理

  水灾过后常出现大量死鱼,应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死鱼、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集中高温处理(含焚烧)等。其中以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最为有效。水灾后,还应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坚持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3.坚持巡塘及时发现病害

  在洪灾过后恢复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鱼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对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对疫情进行及时的预警预报,共同防控疫病的暴发与流行。

  4.准确诊断科学用药

  水灾过后,养殖水体的生态失衡,水质不稳定,鱼体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此时应特别注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与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避免造成次生死鱼事故,保障养殖水环境稳定,保障鱼体健康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1.摸清存塘鱼量,及时适量补充鱼种

  水退后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投喂饲料的方式,科学地估算存塘鱼数量。根据池塘内鱼的摄食量推算鱼的存塘量,一般草食性鱼日食旱草量为体重的10%~15%,吃食鱼日食饲料量为体重的3%~5%。摸清存塘鱼的情况后,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操作:存塘鱼少的池塘,可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如鲫鱼、黄颡鱼等进行放养;也可放养鲢鱼、鳙鱼、草鱼夏花,每亩放养1千尾左右,稀养速成。存塘鱼较多的池塘,适当补种,并加强投喂。对于池埂溃决的池塘则排干水,经过生石灰等消毒剂彻底消毒后,养殖秋繁苗种稀养速成,做好明年渔业生产的准备。若通过内调外调苗种仍难以解决的,可调整养殖模式,也可以种植经济作物,进行补救。

  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鱼种、鱼苗及渔需品的调剂和调运,确保渔业灾后生产的物质供应。当前可供选择的鱼种有:四大家鱼、鲫鱼、鳊鱼、鳜鱼、黄颡鱼、斑点叉尾鮰及其他名优苗种。

  原良种场、鱼种场,首先要保亲鱼和鱼种,应采取并塘或转移的办法,把亲鱼和鱼种保存下来,以备来年使用。并塘操作时,尽量减少对鱼体的损伤,运输时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

  因地制宜搞好秋繁及秋苗培育。有条件的地方要抓住晴好天气,实施秋繁。适宜秋繁的品种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鲫鱼、鳊鱼等,秋繁苗种应采取稀养速成方式养殖,为明年渔业生产打好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鱼类 立方米 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