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盈利状况趋好


  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

  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次调查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新业态出现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如在调查的家庭农场中,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的有152家,占有效样本的18.34%,约1/2进行了标准化生产。在所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54.66%的合作社实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此外半数的合作社发展了农业新业态,发展生态农业占26%,籽种农业占14%,休闲观光农业占12%,循环农业占12%,另有2%合作社发展了会展农业。

  辐射带动惠及“三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报告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方面考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查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农户已经有相当规模,且带动形式多样。

  2015年所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农户数量平均为248户,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所调查的龙头企业中,龙头企业帮助农户统购生产资料的金额平均为298万元左右,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的户数平均为20户左右,为本县域农民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的次数平均为5次。45%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过融资服务,28%为社员提供过金融中介服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所调查的专业合作社中,向非社员提供过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产品运输及储藏服务、良种引进和推广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依次为25%、37%、13%、17%、26%、37%,这说明合作社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社员的带动,还体现在对非社员的带动。在所调查的家庭农场中约1/5的家庭农场向农户提供过借贷帮助,平均提供借贷款9.76人次,平均提供借贷款金额38.86万元;约1/4的家庭农场向农户提供过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平均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培训54.90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以及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两方面。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家庭农场中向农村提供公共物品的比例为26.83%,平均投入额约为6.78万元。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被调查时,有44%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区提供过公共服务,23%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过贫困救助(包括扶贫、助学援助等),21%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兴修水利、道路建设等),1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过文化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文化活动的组织等)。而在过去一年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支持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额平均为35.6万元,在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扶贫、农场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方面投入额平均为16.96万元。

  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2013年到2015年之间,企业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投入有所波动,总体呈上升态势,这体现出企业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但许多环保意识仍有待培养。

  比如,节水灌溉技术在种植业家庭农场、种植业合作社的普及率较低。调查显示,种植业家庭农场中进行节水灌溉的比例仅为38.16%。种植业合作社略高,占39.82%。在废弃物利用与处理方面,进行废物再利用比例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均不高,46.05%的家庭农场和37.5%的种植业合作社有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56.25%的合作社没有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还有6.25%的合作社没有听说过回收利用这一说法。大部分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较为环保,但是仍有部分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处理方式。直接排放畜禽粪便的养殖业家庭农场占有效样本的21.43%,直接排放畜禽粪便的畜牧业合作社占有效样本的18.0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数据 处理 标准化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