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跟着合作社 四川威远菜农竞争力实现“三级跳”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农业专合组织应运而生,可真正要让农民在市场上实现产销有保障、增收得实惠却并不容易。在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村民陈正高却说,他所在的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因为有一拔党员撑起,农民不仅无风险,还年年增收,实现了竞争力的“三级跳”。

  这是怎么回事呢?8月17日,笔者展开了走访。

  曾经散兵作战,菜农总吃亏

  在向义镇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蔬菜市场,笔者看见一辆辆四轮车、六轮车卸下黄瓜后,二十多名村民按照规格分拣打包,再装进几辆大货车外运。当地菜农告诉笔者,四方村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种大棚蔬菜,长期以来,当地不少农民的收入来源都靠种菜,不过种菜的盈亏总是不确定。在合作社成立之前,菜农散兵作战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人都吃过单打独斗的亏。

  四方村13组村民陈文忠长期种菜超过10亩,在正常年景,每亩地光是一季黄瓜就要赚5000-10000元。但由于运输不易又不好存放,蔬菜价格只能是收购的商贩说了算。2007年,他的十几亩黄瓜,最低才卖四五分一斤,不仅没赚钱,每亩还亏了1000多元。四方村村民陈韦回忆说,2010年他刚种大棚蔬菜,没经验,芹菜得了病,一时没找出原因。结果别人的芹菜上市半个月后,他的才开卖,减产三分之一不说,还品质差、价钱低、不好卖,6亩地损失了两万多元。

  上述种种,便是菜农们多年来原地踏步、散步作战的初级状态。

  探路成立合作社,抱团闯市场

  菜农们的“第一跳”,源于村里合作社的成立。2012年,四方村在威远县供销社等相关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菜农们开始抱团取暖,勇闯市场。

  一开始,村民并不买账。他们认为,不仅要交会费,合作社还要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统一采购农药,怕菜农受到约束,更加吃亏。村党支部再三动员后,第一批只有23户村民加入,其中8户是共产党员。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这几名党员的作用,党员余家林还被选为了合作社的理事长。8名党员每人垫资5000元,并分别带队,带领合作社社员到内江、自贡、重庆等市场去卖蔬菜,同时了解市场行情,找准自身定位。

  “当时把菜摆出来一比,和别人的有差距,自己一下子没了底气,只好低价销售。”一个社员回忆说,这些菜是合作社以市场平均价保底从社员手上收上来的,可真正的销售价比市场最低价还低,结果一季菜下来,合作社倒亏了7万多元,全由几名党员担着。

  面临困境,有人产生了退缩的想法。余家林、肖贵才等党员坚定地说:“大家放心,有我们党员顶着,亏了算我们的,一定不让大家的利益受损失。”

  于是,合作社一边组织人员到市场卖菜,一边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质量把控。合作社统一购买高效低毒农药,还请来专家指导种植技术,几名党员还主动为社员服务,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比如黄瓜,凡是发现有弯曲、畸形的,都坚决督促社员摘掉。”理事长余家林拿起一根黄瓜说:“现在我们的黄瓜,每根重量都控制在6两到9两之间,大了小了都得选出去。”

  破题摸清市场规律,提升竞争力

  在摸清市场规律,主动迎合市场标准后,菜农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提升。而合作社主导建设的蔬菜市场和保鲜室,则让菜农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即便蔬菜短暂滞销,他们也不再心慌。

  种种改良之后,当合作社的第二季蔬菜运到内江、宜宾等地市场时,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从此以后,省内外的蔬菜商自己找上门来买菜,菜农不再需要出门推销。2013年下半年,合作社赚了14万余元。

  打开局面后,来了那么多收购商,会不会担心社员同蔬菜商私下交易呢?“不会。”合作社监事长陈文忠肯定地说。他的底气在于,每一季菜,合作社都以比市场价高10%的价格向社员收购。如果蔬菜商私下买蔬菜,合作社就不再为其供应蔬菜,他们的利益就得不到持续保障。同样,社员私下卖菜给蔬菜商,合作社也不再收购其蔬菜,一旦哪天蔬菜囤积,他们会很被动。合作社刚成立那年,黄瓜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合作社就以每斤8分的标准给社员补贴,黄瓜由社员自己处理,有效减少了社员的损失。合作社集体采购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因为量大,价格比市场价低20%左右。去年,合作社盈利24万多元。这些收入,除去必须的积累,都作为红利分给社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黄瓜 大棚 芹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