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研发猪肉制品扭转供过于求的局面


  新农网消息:

  2009年,马刘洋联合其他的农户,成立了猪太郎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养殖野猪,并注册了“猪太郎”商标。

  野猪养殖如何实现产业化发展呢?“产、加、销三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马刘洋竖起三根手指答道。

  “特色效益农业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长远。”马刘洋深知这个道理。目前,该合作社社员有100余名,养殖规模约3500头。生产规模有了保障,就该考虑如何拓展销售市场。以往,马刘洋都是将活猪卖到固定的酒店和农家乐。

  可酒店和农家乐的“消化能力”有限,每年仅能销售2000余头野猪。如何扭转供过于求的局面?2011年,马刘洋想到了研发猪肉制品。

  那一年,他先将野猪肉制作成卤味在主城的重百超市熟食区试卖,没想到卤味野猪肉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试卖的成功也让马刘洋更加明确了野猪养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2012年,马刘洋的经营方式来了个大转变,放手让农户自己去养殖野猪,自己则专攻野猪肉制品研发和销售。由于资金有限,不能自行建造加工厂房,他就与正规的食品加工厂合作,将野猪肉进行深加工,专门制作方便携带的野猪肉产品。经过深加工、包装后的野猪肉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利润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现在,不仅可以在忠县的各个特产专卖店可以买到猪太郎特种养殖股份合作的野猪肉制品,重庆主城的超市里也能见到该合作社野猪肉制品的身影。合作社的野猪养殖基本形成了一个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