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豆粕后期走势或先抑后扬


  11月份大豆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USDA供需报告将继续确定丰产事实,而美豆出口能否持续强劲,以及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炒作能否成行,将成为市场看多者的期待所在。美国大选及美联储加息等宏观因素也将干扰大豆市场。国内市场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加,油厂豆粕库存将结束,整体供应将趋于宽松,豆粕价格有望先抑后扬震荡运行。

  一、库存偏低 10月份豆粕先跌后涨

  10月份由于有国庆长假,市场交易日缩短,价格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国庆期间CBOT大豆震荡运行,但由于市场预期10月份USDA供需报告利空,节后国内连盘豆粕震荡回落,而现货市场由于库存持续走低,表现相对坚挺,仅在USDA报告发布前夕出现一度幅度的下跌。

  10月12日USDA发布报告,继续上调大豆单产预估,并创下纪录高位,但预估值略低于市场平均值,力度不及市场预期;加上随后发布的美豆出口系列数据表现强劲,同时,加拿大菜籽收割天气遭遇降雨及降雪,减产预期增强。CBOT大豆剧烈震荡后逐步回升。受外盘上涨带动,连盘豆粕也缓慢走高,而现货市场由于国内油厂豆粕和大豆库存持续下降,表现更为坚挺,近月基差不断拉大。月末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美元走高施压大宗商品,加上获利了结的压力,CBOT和连盘豆粕价格出现下跌,现货也随之回调,全月价格基本持平。

  截止到10月底,沿海地区主要油厂43蛋白豆粕价格在3300元/吨以下,略低于9月底水平。

  二、美国大豆出口能否继续支持市场

  10月份USDA的供需报告再次上调了美豆单产预估,但随着美豆收割的加快,美豆产量进一步大幅上调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相反,美豆出口的持续强劲,以及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的炒作可能逐步占据主导。而年底前美联储加息预期仍是市场需要关注的宏观因素。

  在10月份的供需报告中,USDA将美豆单产由50.6蒲式耳/英亩进一步上调到51.4蒲式耳/英亩,纪录再度被改写,由此导致美豆产量增加6900万蒲式耳。与此同时,压榨预估维持不变,而出口仅有小幅上调,由19.85亿蒲式耳上调至20.25亿蒲式耳,增加4000万蒲式耳,不足以抵消产量增加的幅度,美豆库存消费比也因此上升至9.63%。虽然报告一度引发CBOT大豆大幅下跌,但随后仍然不断走高,并重新站上1000美分/蒲式耳。从10月份美豆的出口来看,10月前三周美国大豆出口装船明显加速,周度装船量达到230万吨,是9月份的3倍,也比去年同期10月周度装船量增长15%。出口净销售也保持了9月份的势头。而按往年的表现,进入11月份,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和装船将进入高峰期,出口有望继续支撑美豆走势。

  另一方面,在USDA将美豆单产上调至51.4蒲式耳/英亩的纪录高位之后,随着美豆收割接近尾声,单产再度明显上调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USDA发布的大豆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月30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87%,前一周为76%,去年同期为91%,五年均值为85%。按此势头,11月中旬美豆收割基本能完成,届时对于大豆定产将更为明确,在报告出台之后,继续调整的空间将非常有限。

  除了美国大豆,南美大豆目前也进入播种阶段,调查显示,巴西2016/17年度大豆产量料触及创纪录的1.028亿吨,增长8%左右。10月份的几周早春降雨令巴西农户的播种工作进展顺利,到10月下旬,巴西大豆播种已经达到28%,高于去年同期的20%和五年均值27%。巴西多数产区的天气仍有助于大豆播种推进。巴西头号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播种甚至已经达到67%,是上年同期进度的两倍。不过播种提前通常意味着收获也会提前,明年初大豆作物需要干燥时正好赶到了最多雨的月份,即1月到3月。如果大豆收获的关键时节出现多雨天气,可能导致收获放慢,大豆质量受损。而阿根廷方面,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和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在内的多数机构预计2016/2017年度阿根廷农户将扩大玉米播种面积,而减少大豆播种面积,大豆产量也将有所减少。

  在大豆市场之外的宏观环境中,美元走强也是一大风险因素。10月份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及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之下,美元指数一度冲破99大关。10月底美国公布的三季度GDP数据显示,其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2.9%,预期2.6%,前值1.4%。美国经济迎来近两年来最强劲的增长,经济的走强大大增加了美联储年底前加息的概率。同时,11月初美国大选也将增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数据 连续 概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