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构筑四个体系 发展品牌农业


建国60周年来,章丘市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转变,农村面貌实现了由贫困落后的自然村落向实行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转变。尤其是近年来,章丘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着力构筑特色产业、质量安全、推介营销、公共服务四大体系,推动品牌农业发展。

挖掘与培植并重,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实施“挖掘、引进、提升”战略,基本形成章丘大葱、奶牛、精品瓜菜、林果、水产养殖、优质粮食等十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注重抓好历史名优农产品的挖掘,做到以特取胜。对百脉泉景区下游明水香稻、白莲藕等优良种质资源实施抢救性开发,重现稻菽飘香、接天莲叶的美景;将品种提纯复壮与挖掘“原汁原味”的传统栽培管理工艺相结合,保持章丘大葱“高、大、脆、白、甜”的特质;打好“龙山文化”品牌,对龙山贡米进行品种改良、品牌整合,赋予其文化内涵。二是注重抓好引进与嫁接,培育优势农产品。引进栽培5000亩早熟嘎拉苹果,上市时间仅提前1-2个月,但价格却是普通苹果的2-3倍。引进元丰、香玲等多个薄壳核桃良种和嫁接、丰产技术,形成了以曹范镇为主栽区的2万亩薄壳核桃基地。三是注重对效益较高的产业扩规模、提档次。作为全省第一个引进奶牛的县市,做大奶牛养殖产业,规模从最初的400头增加到3.15万头。对于鲍家芹菜这一风味浓、口感独特的传统农产品,组建合作社,建设核心示范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规模从不足200亩扩大达到600亩。近三年来,全市9处重点特色品牌基地按照“十有”标准组织建设,带动全市发展特色基地53个。

治标与固本相结合,健全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全力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32项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和操作规程,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产品的全覆盖。加快标准化生产标准、规程的推广普及,22处基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达到500多个。以质量安全认证推动标准化生产,全市已申请和注册农产品商标134个,10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位居济南市之首。二是切实强化技术支撑。在全国率先建起覆盖全市的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体系,建立与标准化生产相匹配的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科技入户工程,重点推广频振灯杀虫、性诱剂、防虫网、色板等物理和生物杀虫技术,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的清洁化生产。三是全面实行全方位、长效化监管。制定出台了《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使标准化生产、安全质量监管有章可循。成立综合性执法监察队伍,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基地、批发市场、农资经营单位等各环节、各领域实行全方位监管;不断提升检验监测能力,形成“以市级监测中心为龙头,标准化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快速监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面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质量控制模式,确保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对接。

打造品牌与提升工作相结合,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围绕品牌农业发展抓工作提升,以工作提升促品牌农业发展,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起高效率部门、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抓品牌注册认证服务。对龙头、合作社及个体农户注册商标、认证“三品”、争创名优品牌进行扶持,对农产品推介营销工作位列年度前10名的农业品牌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实行部门包园区、包项目责任制,部门相互配合,对商标注册、生产环境监测及认证、安全质量等级提升、优秀品牌争创等提供系列化优质服务,使农产品营销跨越高端市场门槛。二是抓保真农业投入品供应。以供销系统营业网点为基础,以社会化销售单位为补充,搭建保真农资统购统销物流配送平台,送物资与送技术相结合,在送质量可靠、价格适度农资到田间地头的同时,组织先进科技培训和推广。三是抓新型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120多处农业龙头企业、286个农民合作社和46处产地市场,发展种养和营销大户4000多个,成为发展品牌农业的主力军。四是抓保护支撑体系建设。实施垛庄水库除险加固、世行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国家有害生物测报防治体系和济南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抓好禽流感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优化生态环境。搭建土地流转平台,3.6万亩土地集中用于品牌农业的规模化建设。设立1500万元的农业发展基金,用于品牌农业建设的配套和扶持。在300多个专业村开办金穗惠农卡业务,为1.9万农户提供小额贷款2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葱 营销 标准化生产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