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新模式引领农业新发展——丹江口市石鼓镇家庭农场悄然兴起


  12月8日,石鼓镇玉皇顶村村民张祥良拉完当天最后一车柑桔,回到院中,一脸的疲惫,但却兴奋不已,招呼着笔者家中坐,不大的院子里木瓜熟了,芳香四溢。

  张祥良是石鼓镇远近闻名的家庭农场主,2012年8月,他注册成立了石鼓镇玉皇顶村首个家庭农场公司,一年来他凭借着柑桔、石榴、生猪、散养鸡等产业,把家庭农场经营的红红火火,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正是这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成为该镇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全镇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规模经营,使产业由零散变集约。

  近年来,在石鼓镇数家家庭农场的带动下,柑桔、核桃、石榴、生猪、散养鸡、养牛、养羊等逐渐成为该镇规模化产业项目。

  李成功核桃400亩,张祥良石榴200亩,柑桔50亩,尚思军石榴300亩,李院生养羊500只,杨明国肉牛100头,这些家庭农场使原来每家每户零散种、养殖的产业,变成规模化集约型经营。

  “因为有政府的帮忙实现土地流转,我才有今天的石榴种植规模。”张祥良告诉笔者,2009年他在总结土质、气候等条件后,他选择承包柑桔低产田,改造引种石榴——突尼斯软籽石榴。如今200亩石榴成为石鼓镇玉皇顶村一大景观,今年虽然只有2000棵挂果却为他带来了4万元收入。他说,当初的选择和政府帮扶让他实现了致富梦。

  同样,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尚思军承包了石鼓镇石鼓村150亩荒山,把家庭农场经营的更加出色,使核桃产业在该镇逐步兴起。

  科学管理,使产业由保障变盈利。

  “别看我有柑桔、石榴、生猪、散养鸡,似乎什么都有,但我是全盘考虑,科学管理,让每一项都实现效益最大化。”从对话和攀谈中,笔者能感受到张祥良的智慧,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经营,传统与特色相结合,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相结合,这就是他的经营经。

  因为有了经营的平台,家庭农场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科学管理,剪枝、打药、翻地、灌溉、除草、防疫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在关键时间、药物用量等方面可以做到科学量化,提高收益。

  近年来该镇每季度都会联合林业部门,畜牧部门对全镇家庭农场主开展培训,对家庭农场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

  家庭农场在项目选择上,灵活多样,张祥良的散养鸡鸡舍里,除了当地土鸡外,他引进了400只黑羽乌鸡,因迎合市场需求,虽然还未到出栏时,已经被预定销售一空。李成功的薄壳核桃、苗圃培育,张祥良的软籽石榴,杨明国的特种肉牛等,该镇家庭农场经营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不管是分散多项目经营,还是单一精致项目经营,家庭农场不变的是规模化种植、养殖,科学化管理、销售,从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入手,或走新奇路,或走传统路,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一种公司化的模式追求效益最大化,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全域谋划,使新模式由个别变普及。

  张祥良说,对未来他信心满怀,这种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开辟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道路。正如他所说,石鼓镇近年来大力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从李成功入场道路硬化、杨明国牛场建设补助、张祥良统一包装设计,该镇正尽全力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

  截止目前该镇共有家庭农场10余家,涵盖了传统产业柑桔、烟叶,新兴产业石榴、香菇,特色化产业昆虫养殖、灰蛋制作,使原来一些不起眼的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老百姓从家庭农场的经营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种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必将引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石鼓镇正紧扣发展脉搏,推动家庭农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探索出一条乡镇农业经济发现的新思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石榴 柑桔 核桃 散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