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厢区常太镇山门村林凤实都在忙着晾晒鲜红菇。近半月以来,该村不少村民与林凤实一样,早出晚归采野生红菇销售,赚了不少“生态钱”。
山门村位于常太镇东北部,是个老区基点村。这里山高林茂,雨露丰沛,昼夜温差大,加上土壤和环境十分特殊,是福建不多、莆田市少有的出产红菇的“风水宝地”。但从1986年到1996年,全村几乎家家户户栽培香菇。大量的阔叶林遭到毁灭性破坏,被粉碎为木屑作为香菇原料,原先适合红菇生长的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
针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常太镇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封山育林,配置了专职护林员,并扶持村民改香菇栽培为蘑菇栽培,用稻草替代木屑作原料。这些年来,该村乃至全镇的生态林得到了有力保护,红菇的生长环境得以恢复。每当芒种、立秋前后,该村山上的红菇便纷纷破土而出,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许金树介绍,红菇因其营养丰富,香甜可口,产量少又不能进行人工培植,属纯天然高级补品而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他说,20年前,山门红菇并不出名,也不值几个钱,除了当作土特产送给亲戚朋友,红菇主要是自家吃,很少出卖。近几年,几乎是一年一个价,每500克红菇,2011年800元,目前已突破了1000元。
据了解,今年立秋前后,该村几乎每家每户都采菇,多的一家一季能采10公斤左右干品,少的也有两三公斤。全村山头的红菇干品产量达350公斤左右,采菇的这十几天,红菇就为全村增加了六七十万元的额外收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