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安徽合肥:市场逐渐萎缩 盆景商萌生退意



  “
  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们婀娜多姿,惟妙惟肖;亦被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
  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风靡,近年来盆景“收藏热”几乎销声匿迹。正因如此,30年的“老盆景”有了退意;而原先主打盆景的商户也将盆景招牌前,加上了“花卉”二字。
  “
  30年的“老盆景”萌生退意
  “
  “韦老板,听说你这店面要转租啊?”3月10日上午10:40,省城裕丰花市内,一位50出头戴着口罩的大叔,径直走进了韦朝艮的盆景店。
  “
  今年58岁的韦朝艮说,自裕丰花市开业以来,自己就在这里经营盆景生意,而加上早前玩盆景的业余时间,与盆景的“交道”已有30年。
  “
  说到当初为何会喜欢上盆景,韦朝艮称,年轻时,在单位节假日等时间喜欢去山里钓鱼、登山,看到山上有一些造型比较独特的树根,就会挖出来,带回家,并在自家的院子培土。而下岗后,韦朝艮称几乎把全部的时间用在了盆景上。就这样,直到最后在裕丰花市有了个门面,做起了盆景经营。
  “
  在裕丰花市开店之前,韦朝艮凭借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自家院子中培养了大概八九十盆盆景,而开店之后,供不应求。“只有自己进山,比如去黄山、霍山、东至等地的山里,到当地村民手中收货”,韦朝艮说,一般看树根的“底盘”是否健壮,上档次一点的100块钱一个桩子。
  “
  从山里运回合肥后,韦朝艮说,接下来的几年几乎都是修造型,“用铁丝攀、人为在树中央掏洞……”
  “
  韦朝艮家中的院子有100多平方米,摆放着各式各样约200盆盆景。“这个是赤楠,这个是金钱木,这个是郎榆”。
  “
  韦朝艮说,“上个月底,一个垂钓中心的老板过来,一下将店里120多盆全买走了”,最贵的一个卖了1万块钱。“那是一个榆树的,叫郎榆,总共培养了15年,树桩直径都有60公分,加上盆,4个成人才能抬上车”。韦朝艮称,养过最长的一盆有20年,2009年卖给滨湖新区一个别墅主人,当时是8000元,放在现在要值3万。
  “
  尽管有30年的时间,但近来,韦朝艮却萌生退意。韦朝艮指着店里剩下的榕树盆景说,年纪大了,准备把这些卖完就不做了。而据其介绍,最繁华时市场里有20家左右的商户,而现在仅剩四五家了。
  ;&&
  “
  “主打”从盆景转变到花卉
  “
  从韦朝艮的店面出来,向东50米左右,便来到了另一家盆景经营户刘玉林的门面。然而,店里却难见一盆盆景。
  “
  刘玉林说,现在盆景的热度没有以前那么旺,自己都把店名由之前的盆景改成现在的花卉盆景了。“店里以卖花为主,盆景家里的院子里还有一些。”刘玉林如此解释。
  “
  64岁的刘玉林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自己是从1982年开始接触盆景的。不过,起初,盆景只是刘玉林的业余爱好,“喜欢花花草草的,后来就转到盆景上来了”。但对于32年前的盆景,刘玉林说,与现在的盆栽差不多,属于盆景刚起步的“原始”阶段。
  “
  当时,刘玉林在酒厂工作,除了自家1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可以培育盆景外,酒厂的花房也是养盆景的好地方。“一帮酒厂里的兄弟,大家都很喜欢玩盆景”,周日闲下来,刘玉林和“小伙伴们”都会去合肥周边的小山上自己挖树根,回来再培育。
  “
  其实,和韦朝艮的经历相仿,刘玉林也是裕丰花市开业后,才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变现”的。“市场(裕丰花市)开业时,没有租到门面”,刘玉林回忆,最后就花了500块钱(年租金)租了一块空地,把自家的盆景搬过来卖。“后来,一些山区的村民也知道树根能做盆景,就把树根拖到合肥来”,刘玉林称,自己经常去长江中路旁边的中菜市挑。
  “
  直到2002年,刘玉林才从别人手中转租到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门面,不过后来由于市场改造,店面也被细分了。而到现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店内,已经难见盆景。“2003年后,玩盆景的人少了,市场也就衰落了”。刘玉林说,从2006年开始,自己基本以卖花卉为主,稍微带一点盆景,“还剩一些(盆景)在家里的院子,不准备拿出来卖了,留着自己慢慢欣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盆景 花卉 萌生 树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