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臭气治理工程(绿化二期)
太子岭生态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郊的半山镇石塘村天子岭山,原为天子岭垃圾堆场。经过臭气治理工程一期和二期绿化建设,使得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生态公园。该生态公园也成为杭州向“垃圾围城”宣战的“见证者”。
步入公园,沿着蜿蜒的游步道一路前行,园路两侧依地势而建的绿地内,娇艳欲滴的海棠“编织”成延绵百米的“海棠花溪”,一排排木槿撑起绚丽的花墙,枝繁叶茂的夹竹桃将花海蔓延至远处的山峦……目光所及之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很难让人再将这里与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扯上半点关系。
生态美景遍布公园植物组合精彩纷呈
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臭气治理工程(绿化二期)总面积约8.43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12平方米,硬质铺装面积3065平方米,边坡护绿1.35万平方米,其他为绿地。由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该项目负责人曾电源在回忆起施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表示,在垃圾山上建公园,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借助多项先进技术,整个生态公园不仅处处展现自然之美,更闪耀着低碳科技之光。
天子岭生态公园是杭州2010年度最具生活品质体验点,主打郊野风情。公园周围,黄鹤山、高亭山群山环绕,与生态公园遥相呼应,风光无限。整个生态公园划分为百果区、桂雨区、翠竹区和植物模纹景观区,设置善小亭、绿宝亭、天池、入口广场、摩崖石刻等景观。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杭州“市树”香樟的飒爽英姿、“市花”桂花的清新雅致,还能一睹红豆杉、樱桃、紫竹、紫薇等百余种、上万株植物“上演”的唯美风光。
曾电源表示,场区内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绿化方式,让游人在步移景异间感受多样的生态美景。其中,入口处采用规则式绿化,适当布置疏林草地和林荫休憩地。主景点植物种植设计,则精心配置,充分考虑植物材料和景区主题、功能和造型的吻合。在游人可望不可及的林地区域,则制定高密植的森林经营方案,采用高大乔木,成片、成丛和成带状栽植,包括珊瑚朴、湿地松、刺槐以及壳斗科部分常绿乔木。在植物景观变化中求得韵律感与节奏感,既形成优美的林冠线和天际线,又丰富了景区的林相和季相变化。
受地形条件制约,在边坡绿化中施工人员在坡面种植易成活、抗性强的草本和地被植物以及攀援藤本植物,在坡顶种植层次感较强的乔灌木,在舒缓边坡种植兼有生态改良和景观效果的植被,通过横向、纵向巧妙构图,形成自然规整、富于变化、气势磅礴的景观“体系”,成为生态公园的一大亮点。
地形改造效果显著防渗处理保护土质
据曾电源介绍,由于该项目地势存在一定坡度,高差富于变化,为满足场地及时排水的需要,对地形实施了一定处理,以达到造山的景观要求。施工中,利用垃圾山高程的有利条件,将其作为绿地整体景观构建的骨架。在设计中,重点调整坡度和地表形态,覆土时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并使坡度趋于平缓,既满足自然排水的需要又避免过大的地表径流,且创造植物生长适宜的生境,有利于整体造景的需求。在平坦处,挖掘排水沟以增加排水能力,降低积水现象的发生。通过地形调控,形成了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的多种类型并存,斜坡、平坡和凹凸地表丰富的多样地貌,并局部保留利用低凹地段,共同构成生境多样的景观。
在垃圾山上建公园,势必离不开大量高精尖技术。该生态公园下方有0.3米厚的碎石排气层,并铺设了沼气收集管,对沼气进行了系统收集利用;在碎石上面铺设了膨润土垫和1.5毫米厚的HDPE防渗膜,有效阻止了垃圾堆体臭气向空气的散发;在膜上面设置了复合土工排水网,将封场雨水汇入北面的截洪沟,实现了雨污分流,减少了污水处理量大的压力……
“根据我国相关规范有关终场覆盖处理的规定,同时参考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与土壤的肥沃和贫瘠、水分的充足和缺乏等多种因素,以及基地现状三面临山,山体构造为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土层较薄等多种因素,并综合考虑到治理投资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我们在垃圾覆土的基础上另覆盖60厘米至120厘米的客土,还在客土中添加一定含量的污泥,以改善客土的营养条件。”曾电源说,“利用防渗膜完全隔离填埋的垃圾和上层表土,对于其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并焚烧发电,同时也避免渗滤液外溢污染土壤。这项措施很好地保障了封场上方种植土质量,从根本上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2/hq_10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