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设计丰收”设计化的农业



  “设计挑战(challenge)”,这个词以十分频繁的方式,出现在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偌大的空间内。而对同济大学“设计丰收”项目的总监雷炯,挑战不仅发生在设计起点,更在深入之时。
  这一农业界广受关注的创新项目,迄今已七年。七年间,通过从创意大棚到稻米产品的一系列创作,设计师试图以点击面,集成网络,带动整体创新。如今,光环逐渐褪去,一些潜在的问题开始显现,譬如,“村里很难找到年轻人,因此很难得到年轻人层面的支持。”在上周末举行的“新三农。大设计”第五届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暨有机农业经验交流会上,雷炯说。
  相似的难题同样困扰着农业设计领域的先行者。小毛驴市民农园研究部主任钟芳参与的都市农场项目设计,虽然在9月底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摘得奖项,她却充满失败感觉,“对改造我们真正的生活以及生产,我真的就这么无能为力了吗?我们的缺陷在哪里,在技术,在工程还是对真实生活的理解?”会场上,钟芳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而这些,正是止于设计交付之时的传统设计不曾遭遇过的“挑战”。“以前的设计,更多指设计物体,设计一个产品、一个建筑或一座城市,而现在讨论的设计,远远超过物质的层面。”同济大学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说,解决问题,创造感觉,新增价值,提供一种思维和工作方式,都是设计可能的应用。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系教授艾佐。曼梓尼(Ezio
  Manzini)十年前开始将设计与社会创新相联系,从而拓展了设计的边界。他关注到,由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农业与设计本身都处在一个“充分互联的时代”,“朝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之中。随着设计本身从“创意造物”转向能促成某种理想状态的包含物和服务的“整体性解决策略”,它对农业的介入也在为农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无论CSA以参与促成信任的实践,“设计丰收”让都市人体验丰收喜悦的活动,还是“鱼菜共生”系统将田园小环境移植到城市的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乡村与城市的关联,改善人际交流。在这一意义上,设计师也意识到,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在设计及农业慢慢地互相融合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新东西,对人类文化或我们所需要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它会导向我们对未来可持续生活的思索。”
  艾佐。曼梓尼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有机农业 可持续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