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疾病

高台县玉米黑粉病的发生与控制对策




  5.4 农事动造成植株伤口较多 田间间苗、抽雄、取杂等诸多的农事活动造成伤口,是人为造成该病侵染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致使黑粉病发生为害加重。

  5.5 防治措施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制种亲本资源的限制,选择抗病亲本的措施难以落实;另一方面随着制种面积的扩大,轮作倒茬,伏秋深翻,摘除病瘤等重要的综合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时作为应急控害措施的化学防治由于费时、费工、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组织统一防治的措施不能进行,致使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大量危害。

  6 控制对策  

  玉米黑粉病是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结合该病在我县发病的特点和病因分析,对玉米黑粉病的防治应采取控制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加强田间管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6.1 控制侵染来源  

  这是玉米田控制该病危害的主要措施。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菌源;实行2~3年轮作倒茬、还田的秸秆必须清除病瘤、病株残体,施用经过高温发酵充分沤熟不带病原菌的净粪,以减少菌源的累计。在玉米生长季节,如发现病瘤,必须及时割除,割除的病瘤装入塑料袋带出田外烧毁深埋,绝不能随手乱扔,以防病菌在田间土壤中扩散和积累,造成重复侵染。

  6.2 加强田间管理  

  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加有机肥投入,培育肥力,平衡施肥,防止过量施氮肥,适时灌溉,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尤其在后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在抽雄前后适时灌溉,以防当时玉米受旱削弱了玉米的抗病力而使病害加重。及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同时应尽量减少农事活动造成的机械伤口,增强植株的抗逆性,降低病菌的入侵机率。 

  6.3 种植抗病丰产良种  

  从长远看,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黑粉病的根本措施。各制种企业在引进制种新品种(组合)时,一定要考虑其抗性问题。应尽量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组合), 若种植高度感病品种(组合)时,必须在生长期内加强该病的调查监控,确保其它防治措施及时到位。大田应选用农大108等抗黑粉病的品种。

  6.4 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包衣种子除了可防治玉米黑粉病等土传病害外,还可防地下害虫。目前最好用3%敌萎丹(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30%包衣,既能减轻瘤黑粉病的发生,还可控制多种镰刀菌引致的玉米苗枯、茎基腐及根腐病的危害。 

  6.5 药剂防治

  6.5.1 选择适宜药剂。近年来在黑粉病的防治上主要用禾果利(烯唑醇)、粉锈宁(三唑酮)和福美双等药剂进行预防,但防治玉米黑粉病的效果欠佳。经试验,用30%爱苗乳油和25%金力士乳油对黑粉病具有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防效分别达到92.40%和88.60%,可作为防治制种玉米黑粉病的首选药剂。另外,33%好力克乳油,防效84.20%也可作为搭配药剂轮换使用。

  6.5.2 适时喷药。一般发病年份应喷药2次,第1次喷药时间为玉米灌头水前(6月上、中旬),每喷雾器水(15kg)中加30%爱苗乳油5ml,或25%金力士乳油3ml;第2次喷药时间为玉米抽雄前(6月下旬),每喷雾器水(15kg)中加30%爱苗乳油5ml,或25%金力士乳油3ml。病害重发年份需喷药3次,即抽雄后7月20日前再喷1次药,以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喷药一般掌握在晴天的上午9~11时或下午4~6时。   

  最后,运用农业措施和药剂处理种子等,只是停留在防治的水平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菌源的危害,推广抗病良种,才是彻底解决黑粉病的根本途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品种 制种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