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高产栽培

水稻杂糯间作栽培增产的技术


    水稻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300万亩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30%,总产量340亿斤左右,占全年粮食总产50%。糯稻是水稻生产重要组成部份,糯米是人民群众传统的副食品和食品加工和酿酒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人民生活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省八十年代末期,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籼稻产量大幅度提高,而糯稻生产却相对落后,一是品种老化,多为常规品种,虽然品质较优,但杆高,抗性较差,二是栽培落后,生产上均以净作方式栽培,易于倒状,特别是近10年来水稻稻瘟病危害呈加重发展趋势,糯稻亩产仅350公斤左右,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目前仅40万亩左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食品加工和酿酒业对糯米的需求。而且每年因防治稻瘟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污染农业环境和产品,影响生态平衡。

  为了减轻稻瘟病对糯稻危害,增加糯谷产量,2002年,我省水稻生产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水稻杂糯间栽技术,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防水稻稻瘟病,实行杂交中稻同常规糯稻间作栽培,全省推广面积达500万亩,杂交中稻平均亩产538公斤,糯稻平均亩产48公斤,杂糯间栽合计平均亩产586公斤。广安市推广水稻杂糯间栽面积25.66万亩,杂交中稻平均亩产550.9公斤,糯稻平均亩产45.2公斤,比单种一季中稻亩增产糯稻45.2公斤。巴州区明扬乡推广杂糯间栽面积1870亩,糯稻亩平产量55.9公斤,杂交稻亩平产量592.2公斤,合计亩平均产量达648.1公斤,比净作杂交稻亩平产量608公斤,亩增产40.1公斤,增产6.6%,总计增产稻谷74897公斤,按糯谷1.5元/公斤,杂交稻谷1.0元/公斤计,杂糯间作亩产值676.05元,净作杂交中稻亩产值为592.2元,亩增产值83.85元,全乡仅此一项增加产值156799.5元。明扬乡三村农民张和光种植杂糯间作2亩,亩产糯稻59.8公斤,亩产杂交稻600.3公斤,合计亩产660.1公斤,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水稻杂糯间栽增产技术”是根据生态农业原理,利用栽培品种多样性有利于病菌稳定化选择及病害生态学说,按照杂交中稻和糯稻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使植株群体光温等自然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从而增加光和面积和光和产物的积累,而间栽糯稻稻瘟病受到明显控制,大大减轻了病害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的一种新的稻田种植方式,其基本思路是不影响杂交中稻产量的前提下,增产50公斤糯谷,增加纯收入60元钱。生产实践证明:杂糯间栽增产技术能实现稻田立体种植,内涵延伸耕地面积,提高稻田温光利用率,有效控防稻瘟病,控防效果达到70%,保护生物和生态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增加糯米有效供给。

  水稻杂糯间栽技术的关键在于同季田巧秒利用时空,一是杂糯成熟的时间差(7―10天),二是杂糯茎杆高矮差(15―20cm),合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资源,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种植效益。

  1、选用高产对路良种,搞好品种搭配。良种是高产的基础,合理的品种搭配是“水稻杂糯间栽技术成功的关键。要以稳定杂交稻高产为前提,一般选用岗优725、岗优527、Ⅱ优7号、Ⅱ优838、D优527、金优725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性强,生育期中熟或中熟偏迟品种。糯稻品种要突出“一高一短”即宜选用比杂交稻杆高15cm或20cm,生育期短7―10天,谷粒浑圆,枝链淀粉含量高,分蘖力强,早生快发,茎杆圆状,抗倒伏的品种,如:辐优101、背背糯、宜幅糯一号,荆糯六号、高杆大酒谷、新民糯、成糯24、胜利糯、华南糯、京糯一号、保丰珍糯、香糯9014,间作种植后,可形成明显的茎杆高矮差,时间差的层次结构,提高光和利用率,达到共生单收目的。

  2、适期同步播种、同期移栽。杂糯品种做到适期播种,同步播种、同期移栽,可使本田苗期长势一致,生长均衡,以保证糯稻比杂交稻提早7―10天左右成熟,避免混杂,为杂交稻后期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提高杂交稻结实率。糯稻提早播种,除会造成长龄秧外,还会造成移栽时,秧苗高于杂交稻,而对主栽品种荫蔽较重,不利于杂交稻高产,糯稻播种过迟,移栽时苗小而弱,容易受主栽品种荫蔽,营养生长差,分蘖少,形成穗数少,粒数少,产量低,不利于糯稻高产,杂交稻育秧以旱育秧为宜,糯稻育秧以两段育秧为宜,实行分开育秧。一般按亩平1.25公斤杂交稻种和亩平0.25公斤糯稻种育足秧苗,糯稻易感病,育秧前要应用强氯精或乐果利做好种子消毒,育秧期间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多蘖壮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糯稻 品种 水稻 稻瘟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