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期系指母牛分娩15天以后,到泌乳高峰期结束。一般指产后16天~100天的时间。
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因涉及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牛体健康。其目的是从饲养上引导产奶量上升,不但奶量升得快,而且泌乳高峰期要长而稳定,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泌乳潜力。
母牛产后随着体质的康复,产奶量逐日增加,为了发挥其最大的泌乳潜力,一般可在产后15天左右开始,采用“预付”的饲养方法。饲料“预付”是指根据产奶量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再另外多给1千克~2千克精料,以满足其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在升乳期加喂“预付”饲料以后,母牛产奶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在10天之内产奶量增加了,还必须继续“预付”,直到产奶量不再增加,才停止“预付”。目前,在过去“预付”饲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即发展成为“引导饲养法”。实行“引导饲养法”应从围产前期即分娩前2周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能量的日粮,以达到减少酮血症的发病率,有助于维持体重和提高产奶量。原则是在符合科学的饲养条件下,尽可能多喂精料,少喂粗料。即自产犊前2周开始,一天约喂给1.8千克精料,以后每天增加0.45千克,直到母牛每100千克体重吃到1.0千克~1.5千克精料为止。母牛产犊后仍继续按每天0.45千克增加精料,直到泌乳达到高峰。待泌乳高峰期过去,便按产奶量、乳脂率、体重等调整精料喂量。在整个“引导饲养期”,必须保证提供优质饲草,任其自由采食,并给予充足的饮水,以减少母牛消化系统疾病。采用“引导饲养法”,可使多数母牛出现新的产乳高峰,且增产的趋势可持续于整个泌乳期,因而能提高全泌乳期的产奶量。但对患隐性乳房炎者不适用或经治疗后慎用。
泌乳盛期是饲养难度最大的阶段,因为此时泌乳处于高峰期,而母牛的采食量并未达到最高峰期,因而造成营养入不敷出,处于负平衡状态,易导致母牛体重骤减。据报道,此时消耗的体脂肪可供产奶1000千克以上。如动用体内过多的脂肪供泌乳需要,在糖不足和糖代谢障碍的情况下,脂肪氧化不完全,则导致暴发酮病。表现食欲减退,产奶量猛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对牛体损害极大。因此在泌乳盛期必须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如玉米、糖蜜等,并使奶牛保持良好的食欲,尽量多采食干物质,多饲喂精饲料,但也不是无限量地饲喂。一般认为精料的喂量以不超过15千克为妥,精料占日量总干物质65%时,易引发瘤胃酸中毒、消化障碍、第四胃移位、卵巢机能不全、不发情等。此时,应在日粮中添加NaHCO3100克~150克,MgO250克,拌入精料中喂给,可对瘤胃的pH值起缓冲作用。为弥补能量的不足,避免精料使用过多的弊病,可以采用添加动植物油脂的方法。例如可添加3%~5%保护性脂肪,使之过瘤胃到小肠中消化吸收,以防日粮能量不足,而动用体脂过多,使血液积聚酮体造成酸中毒。
为使泌乳盛期母牛能充分泌乳,除了必须满足其对高能量的需要外,蛋白质的提供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蛋白质不足,则影响整个日粮的平衡和粗饲料的利用率,还将严重影响产奶量。但也不是日粮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在大豆产区的个别奶牛场,其混合精料中豆饼比例高达50%~60%,结果造成牛群暴发酮病。既浪费了蛋白质,又影响牛体健康。实践证明,蛋白质按饲养标准给量即可,不可任意提高。研究表明,高产牛以高能量、适蛋白(满足需要)的日粮饲养效果最佳。尤其注意喂给过瘤胃蛋白对增产特别有效。据研究,日粮过瘤胃蛋白含量需占日粮总蛋白质的48%。目前已知如下饲料过瘤胃蛋白含量较高:血粉、羽毛粉、鱼粉、玉米、面筋粉以及啤酒糟、白酒糟等,这些饲料宜适当多喂,添加蛋氨酸对增产效果明显。
泌乳盛期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要必须满足,日粮中钙的含量应提高到占总干物质的0.6%~0.8%,钙与磷的比例以1.5~2∶1为宜。
日粮中要提供最好质量的粗饲料,其喂量以干物质计,至少为母牛体重的1%,以便维持瘤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冬季还可加喂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等,每日可喂15千克。每天每头服用维生素A50000IU、维生素D36000IU、维生素E1000IU或β-胡萝卜素300毫克,有助于高产牛分娩后卵巢机能的恢复,明显提高母牛受胎率,缩短胎次间隔。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n/4/2009-06-26/1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