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奶牛皱胃变位的诊断与治疗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奶牛皱胃变位在郑州地区发生普遍,我校兽医院草食动物门诊在一年之内治疗该类病例42例。笔者在前人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与探讨,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总治愈率达85.7%。?

1 皱胃变位的诊断?

1.1 发病情况 该病多发生于头胎牛,在我们治疗的42例皱胃变位的病牛中,第1胎发病的占61.9%(26/42),第2胎发病的占21.4%(9/42),第3胎发病的占11.9%(5/42),第4胎发病的占4.8%(2/42)。发病时间多见于分娩后一周左右,分娩后3~14天发病的占76.2%(32/42),分娩后2月左右发病的占7.1%(3/42),分娩后3个月前后发病的占4.8%(2/42),在妊娠期间发病的占11.9%(5/42)。?

1.2 临床症状

1.2.1 共同症状 多数病例为慢性,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时好时坏,反刍减少或停止,排粪少, 草渣细, 常带有粘液,病程超过一周,排出褐色稀粪。少数病例为急性,食欲骤然废绝,反刍停止,精神极度沉郁,肌肉震颤。体温一般正常,个别病例早期有体温升高现象。

1.2.2 左侧变位 占该类病例的357%(15/42)。在某些养殖小区相对集中,多数为慢性,病程长,食欲、反刍减少,病程久者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从牛体正后方观察腹部两侧不对称,左侧腹部、肋弓区稍突出,叩击该区有疼痛表现。在左侧913肋弓区的上1/3可听诊到"叮呤"音,叩诊有钢管音,穿刺液pH 14,无纤毛虫,尿液酮体检验多为阳性。?

1.2.3 右侧变位 占该类病例的452%(19/42),大部分为慢性,少数为急性病例,食欲明显下降,反刍停止,精神沉郁,喜卧,头弯向右侧,从牛体后方观察,腹部两侧不对称,右侧腹部或肋弓区比较突出,叩击该区有疼痛表现。在右侧913肋弓区的上1/3部听诊有"叮呤"音,听诊的同时叩击肋骨或冲击触诊右侧肷窝区可听到清脆的钢管音,在912肋间的上1/3或中1/3穿刺,穿刺液多为红褐色,无纤毛虫,pH 14

1.2.4 皱胃左移至瘤胃底部 该类病例发生率低, 19%(8/42),均发生于分娩后,食欲逐渐下降, 排粪逐渐减少,一般在发病12 周出现反刍停止,食欲废绝,从牛体侧方或正后方观察腹部轻度下垂, 左右腹部和肋弓部的对称性无明显变化。 在正常皱胃区穿刺不到皱胃, 在左侧对应区域或肋弓区的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程 奶牛 总结 养殖小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