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布鲁氏菌病概述


6 病原学诊断

?

6.1 病原分离与鉴定 目前常用血清葡萄糖琼脂、胰蛋白大豆琼脂等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有时也用选择培养基如Farrell氏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布鲁氏菌形态、染色、菌落形态、生长特性、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试验及抗布鲁氏菌多克隆抗体玻片凝集试验来鉴定布鲁氏菌。?

6.2 直接检测病料中的病原

方远穆等(1991)应用免疫酶组化直接法、间接法及SPA法检测病料中的布鲁氏菌获得成功,单琦等(2003)应用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通过对PCR扩增产物的转化、表达、酶切、测序等工作,证实了PCR在检测布鲁氏菌中的可行性,有望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

6.3 血清学诊断 目前对于布病的诊断多采用血清学试验,主要检测血清或乳中的抗布鲁氏菌抗体。

?

试管凝集试验(SAT)一直是许多国家布病诊断的常规血清学方法。但单独应用SAT,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同时并不是所有感染动物都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水平,因而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平板凝集试验(PAT)是布病血清学诊断的常规方法之一,常用作布病普查的初检,但有时PAT法可出现非特异性凝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是许多国家布病普查的常规方法,黄健等(1981)认为,RBPT法检出率与PAT基本一致,与SAT检查感染和免疫动物血清的阳性率基本一致。吕南平(1983)认为,RBPT不能与SAT、PAT、补体结合试验(CFT)等相互替代,应采取综合诊断为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也称AGT)主要用于布病早期诊断或慢性期布病的诊断。?

Garlesson等通过实验证实ELISA试验较SAT敏感性高10~100倍,谢昕等(1981)认为,ELISA和CFT的符合率较高,ELISA的检出率高于CFT和SAT,卢德威等(1989)应用Dot?ELISA成功地鉴别出流产布鲁氏菌与O∶9型小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之间所产生的交叉抗体反应;黄海波等(1994)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得出相似结论。马静芳等(1983)认为CFT对诊断猪的布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猪布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

综上所述,对于病原学诊断,分离培养需要7~14天时间,而且布鲁氏菌生长要求条件苛刻,技术复杂,检出率低。免疫酶组化以及PCR检测技术是今后病原学诊断的发展方向;对于血清学诊断,检测牛布病常用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RBPT和PAT)等初检,阳性反应的样品应该用CFT和ELISA试验进行确诊;而对于检测羊布病可用RBPT试验初检,阳性用CFT进行确诊,而对于绵羊种布鲁氏菌感染最好用CFT和ELISA试验进行诊断。?

7 防治

对易感动物牛、羊、猪、鹿等要全部实施检疫,阳性畜进行扑杀等无害化处理,阴性畜免疫,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兰州地区采取羊型五号苗气雾免疫牛、羊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成功地控制了布病;新疆库尔勒市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扑杀阳性畜、检菌、免疫等综合防制技术,达到国家稳定控制区标准;荷泽市采取畜间“现症调查、检疫、淘汰病畜、家畜免疫”人间“重点人群调查、治疗病人、加强个人保护”的综合防制措施达到控制区标准;莱西市采取“宣传、普查、检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布病;曲阜市采取检疫、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布病疫情。辽宁的作法是对种用奶用牛、羊采取只检不免,阳性畜扑杀的净化措施;非种用牛羊采取检疫、监测,阳性畜扑杀,阴性畜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严格产地检疫制度,强化对外购牛羊跟踪检疫力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检疫 布鲁氏菌病 抗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