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布鲁氏菌病概述


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较高,目前实验室研究多用牛、羊新鲜胎盘加10%兔血清制作培养基,其效果较好。但即使在良好培养条件下生长仍较缓慢,在不良环境,如抗生素的影响下,本菌易发生变异。当布鲁氏菌壁的脂多糖(LPS)受损时布鲁氏菌菌落即由S型变为R型。当胞壁的肽聚糖受损时,则布鲁氏菌失去胞壁或形成胞壁不完整的L型布鲁氏菌。这种表型变异形成的布鲁氏菌可在机体内长期存在,当环境条件改善后再恢复原有特性。

?

本菌有A、M和G 3种抗原成分,G为共同抗原,一般牛种菌以A抗原为主,A与M之比为20∶1;羊种菌以M为主,M比A为20∶1;猪种菌A∶M为2∶1。制备单价A、M抗原可用其鉴定菌种。布鲁氏菌的抗原与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OX19等的抗原有某些共同成分。本菌致病力与各型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系统,如透明质酸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关。布鲁氏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物质,一般而论,羊种菌的毒力最强;猪种次之;牛种较弱。

?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水以及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1~4个月,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60℃加热30 min、70℃加热5 min或日光下曝晒4 h可杀死本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3 流行病学

?

本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但主要是羊、牛及猪。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染疫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各型布鲁氏菌主要感染本种动物,但在其他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饲养量较大的动物,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本病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食品)、饮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感染;可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或流产物等,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此外,也可通过结膜、交媾及吸血昆虫进行传播,Alton等1988年从头部淋巴结、生殖系统及关节病变部位等分离到病菌。?

动物的易感性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实践中,疫区内犊牛、羔羊感染率极低,大多数处女牛第一胎流产后则多不再流产。人类普遍具有易感性。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工作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检疫 布鲁氏菌病 抗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