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略阳乌鸡:品质“纯”换来市场“俏”


“以前客商来收鸡总是挑三拣四的,嫌我家的乌鸡鸡种不纯,那时每斤只能卖8元左右。现在我和‘黑河人家’养殖场签订了收购协议,纯种乌鸡每斤能卖到13元。”在陕西省略阳县,养殖户周启忠说出了他过去养乌鸡不赚钱的烦恼。如今,他从乌鸡孵化场免费领回100只纯种乌鸡苗。虽说原来的乌鸡还能产蛋,但他还是下决心把杂化乌鸡和纯种的“略阳乌鸡”分开养。“乌鸡也要优生优育嘛,这样就能保证乌鸡的纯种品质,也能卖上价钱。我打算自己掏腰包再买200只纯种鸡苗。”

  同老周一样,目前他家周边的40个养殖户已加入当地的专业养殖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不少村民都把原来的杂鸡和纯种的略阳乌鸡分开养,合作社的技术人员还不定期走乡串户为村民讲解乌鸡养殖技巧和疫病防治知识。

  近年来,陕西省略阳县充分发掘“略阳乌鸡”这个特色资源,从2003年起就将其列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并出台《关于加快培育“略阳乌鸡”基地乡镇建设的意见》,从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使“略阳乌鸡”的养殖逐步走向产业化。目前略阳县乌鸡养殖规模已达到210万只,实现年产值一亿多元,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很走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作为具有极高药用食疗价值的地方珍稀家禽,从汉代开始,略阳乌鸡就一直是皇家御用贡品。早在30年前,略阳乌鸡即被列为陕西唯一的家禽保护品种。其名气不仅源于丰富的食疗价值,也得自“黑得彻底”的外貌特征,羽、冠、舌、足全乌,甚至连鸡肉、鸡肠都是“一乌到底”。

  但是略阳乌鸡也曾出现过品种杂化、质量下降等现象。略阳县县长唐勇说,以往“略阳乌鸡”一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养殖为主,容易和其他鸡种混养杂交,造成品种逐渐退化。加之相关规模龙头企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导致当地乌鸡品种、品系保护理念不强,原本体型大、营养价值高的“略阳乌鸡”开始出现杂化现象,品质有所降低。

  为此,一场被称为乌鸡养殖的“品牌保护行动”在当地有序展开。“强化和保护农村特色品牌优势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唐勇说。2008年“略阳乌鸡”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获批,并通过陕西省汉中市首家有机食品认证。

  略阳县按照《略阳县乌鸡产业发展规划》,近两年来,先后投资逾900万元,通过实施乌鸡种源基地项目建设,引导基地内的所有养殖户,全部按照“略阳乌鸡”的体型外貌特征实施选优汰劣,对不符合标准的乌鸡严格实行隔离饲养,并在今年2月底以前彻底淘汰出种源基地区域。同时,组建优纯种源基地,新建30个专业孵化户,扶持每个专业孵化户每年孵化乌鸡3万至5万只,为群众提供优质种苗;在项目区建成5个养殖技术服务站,3个示范型村级动物防疫室,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此外,有关部门通过产业补贴等方式,让养殖户免费从乌鸡孵化场领取一定数量纯种乌鸡鸡苗,提高养殖户饲养纯种乌鸡的积极性。略阳县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加农户”的产销模式,对万只以上养殖大户落实鸡苗补贴扶持,加快推进乌鸡产业的深度开发和加工。每只鸡苗养殖户自筹2元,其余部分县里予以补助,对养殖量在5000只以上的养殖户施行一次性奖励补助。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3年内,全县21个乡镇乌鸡饲养量将达到500万只,实现产值3亿元。仅乌鸡养殖一项,农民每年人均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唐勇自信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农民增收 疫病 鸡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