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霉变饲料中毒的防治


霉变饲料中毒,是鸡吃了霉变饲料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是现代养鸡业中最多见的中毒性疾病之一。小鸡以下痢、生长发育缓慢、病弱鸡层出不穷、死亡迅速增加为特征。
  1.病因
  致病霉菌产生的霉菌霉素是致病的原因。已知有3种对家禽危害最大,即黄曲霉霉素、褐黄曲霉毒素与镰刀菌毒素。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夏秋霉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饲料极易霉变。如一批饲料被霉菌污染,所有食用该批饲料的鸡群都会发病,发病时间一般在食用该批饲料的3~5天内出现。品种与日龄不同,管理条件的好坏,则发病迟早有一定差异,但最迟不会超过7天。
  2.临床症状
  小鸡食用霉变饲料后的3~5天内,鸡群首先表现食欲下降,挑食,料槽内剩料较多,同时群内出现相互啄食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鸡群中出现较多精神不振、羽毛松乱、行动无力、藏头缩颈、双翅下垂的病鸡。严重的病鸡,冠脸苍白,排出的粪便带有黏液或为绿白色稀水状,并逐渐消瘦,5~7天后出现死亡,逐渐增多。部分食用霉料过多、中毒较重的鸡,发生急性死亡。
  青年鸡发病症状基本与小鸡相同,但其中相互啄食、瘫腿等症状比小鸡严重得多。
  产蛋鸡食用霉变饲料5~7天后出现病状。开始时许多鸡的粪便表面上覆盖着一层铜绿色的尿酸盐此时鸡的粪便大多数成形。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粪便迅速增加,并逐步变成为稀水状的黄褐色与绿白色粪便,较严重的病鸡则排出茶水状的潜血便。由于严重下痢,病鸡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不食,嗉囊内有酸臭的宿食水,冠脸颜色由鲜红丰润变为暗红干皱,失去光泽,最后变为黑紫色,严重者开始零星死亡,较大的鸡群会出现啄食癖,它们相互啄食羽行、肛门等,其中以脱肛、啄肛危害最大,可使许多产蛋鸡输卵管、肠道被啄出而死亡。这是霉菌中毒引起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此时鸡群的产蛋量迅速下降,开产不久的新母鸡产蛋量停止上升,同时出现较多的软皮蛋、薄壳蛋与砂顶蛋。此期种蛋的受精率与孵化率显著下降。
  种公鸡食用霉变饲料后,冠体由鲜红色逐步变为深红色,失去红润光泽,极像长时间缺水引起的变化。采精时,精液数量明显下降,质量降低,稀薄透明。
  3.解剖病理改变
  (1)小鸡与青年鸡:慢性中毒者营养不良,十分消瘦,胸肌淡红色,严重者胸部皮下有浆液性渗出,胸肌和大腿部肌肉有红色、紫红色出血斑点。肝脏变化比较突出,肝肿大,褐紫色,表面有许多灰白色小点或黑紫色斑点,严重者肝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渗出物。心脏水肿、晶亮,脂肪消失。
  (2)产蛋鸡与种公鸡:嗉囊内容物酸臭,肝脏表现淡黄褐色,肿大,表面许多红色、黑紫色出血点。卵巢上的卵子变为甘蓝菜花样或破裂,卵黄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种公鸡肝脏与肾脏表现均匀肿大与紫红色,胆大、充满胆汁,睾丸萎缩,肠黏膜严重充血、出血。
  4.诊断
  根据鸡群症状、解剖病理变化、饲料霉变史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停用霉变饲料鸡群病状消失,即可确诊为霉变饲料中毒。
  5.预防
  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低层与靠墙壁的地方设置隔潮设备。粉碎后的配合饲料,不可存放时间过久,湿度大的季节要随配制随应用。
  6.治疗
  确定或疑似霉饲料中毒,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优质饲料,同时在饲料中加入0.06%的土霉素、0.2%的食母生、0.03%的痢特灵,连续使用5~7天,可用绿豆加甘草熬水喂饮鸡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小鸡 霉菌 公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