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育成鸡饲养的关键技术


中雏和大雏鸡的饲养管理,即一般指8周龄至开产(20周龄)前的发育阶段。此期的特点是生长仍然比较迅速,是骨骼发育的主要阶段。此期的管理要点是要使雏鸡体格得到充分发育,育成强健而高产的鸡群。在饲养上诮注意用料标准。在管理上应控制光照时间长度与限制饲养。

1.育成期的用料标准 雏鸡离温后,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生长速度不如雏鸡阶段那样快。故在饲料营养成分配比上与雏鸡料显著不同。其特点是能量蛋白水平比雏鸡都略有降低,而且随着日龄增长逐渐下降,即:每公斤饲料代谢能由11.9兆焦/公斤下降到11.7兆焦/公斤,蛋白质水平由19.0%下降到16%到开产前降到12%。而矿物质钙、磷水平也分别由0.75%、0.6%下降到0.6%、0.5%。

2.控制光照时间长度 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间长度是使其适时达到性成熟的关键,通常在逐渐延长光照条件下培育的母鸡,开产较早,第一个产卵年,初期产出的小型卵较多,利于商品代蛋鸡生产。而在逐渐缩短光照(18~9小时光照)条件培育的母鸡,通常性成熟较晚,体成熟较好,开产较迟,第一个产卵年初期产出的卵形较大,有利于父母代及祖代鸡的培育。

为了获得高产鸡群,必须控制性成熟时期民,并不是开产越早越好,而应考虑到鸡体各个器官发育成熟后(即体成熟),鸡的产卵性能即产卵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经济效益也大。为此,育成期的光照长度一般多控制在8小时左右。接近产卵初期,逐渐延长光照,即由10小时延长到14小时。应该指出的是影响蛋鸡产卵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度而不是光照强度。一些人,试图通过增加光照度数获得高产是不科学的。这不仅仅浪费了电能,同时,由于光照过强,会引起鸡的啄癖与神经质疾病。

3.适宜的饲养密度 密度过大,会人为地限制了鸡的运动,同时也不便于环境卫生的管理,会使鸡群个体发育不平衡。尤其是对种用后备鸡来说,育成阶段必须给予一定面积的运动场所,以增强体质,促进发育。通常适宜的饲养密度为:

青年鸡周龄 饲养密度(只/平方米)

9~12 10~8

13~16 8~6

13~20 6~4



运动场面积应因群体大小因地适宜。运动场应设砂浴池,夏季应有遮荫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放牧,更有利于青年鸡的发育。

4.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对育成鸡来说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尤其是种鸡更为重要。如前所述,蛋鸡育成阶段即从9周开始控制日粮能量和蛋白的水平。并适当限制喂料量,控制光照时间,防止体重过大,这是由于性成熟早,体成熟迟,过早的产蛋不仅影响鸡体发育,还会影响终生的产卵量。通常限制饲养应结合称重。各类型品种的育成鸡都有其相应的体重标准,一般蛋鸡在6周后称重,每2周称重一次,称重鸡的数量一般不少于群体的12~15%,求其平均数,定期对照。国际蛋鸡一般体重标准:

轻型来航鸡:20周龄前体重标准为1.45公斤;

中型来航鸡:20周龄前体重标准为1.80公斤;

重型来航鸡:20周龄前体重标准为1.86公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来航鸡 群体 母鸡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