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临床应用


    1 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 tral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不同龄期的鸡均易感。病毒存在于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液中,通过咳出的血液和黏液传播。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鸡在遭受应激时,ILTV可以被激活,大量复制并排出;接种活疫苗的鸡可在较长时间内排毒,因此,易感鸡与接种活疫苗的鸡长时间接触也可感染本病;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

    ILT自1925年美国人Mag和Tcttsles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或流行。我国1986年首次发现血清阳性病例,1992年分离到病毒。目前该病是我国养鸡业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由于TLTV在喉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喉头和气管的炎症(炎症也可扩散到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泌物,以及肺和气囊或眶下窦炎症过程中的分泌物、坏死细胞,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内可导致病禽高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在喉气管黏膜上形成一层干酪样假膜,阻塞气道,引起病禽窒息死亡。本病在易感鸡群内传播很快,感染率可达90%,病死率为5%~20%,特别是高产成鸡的病死率较高。

    ILTV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与眼侵入鸡体,在喉和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并在繁殖部位的组织上皮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喉气管的炎症有浆液性、黏液性、纤维素性和坏死性4种,在病的各个发展阶段都伴有明显的出血病变。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ILTV的不同毒株的致病性和抗原性均有差异,但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由于不同毒株对鸡的致病力差异很大,给本病的控制带来困难。

    2 鸡场一旦发生过该病,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免疫后,再进雏鸡,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病。对该病的免疫养鸡户一直心有顾虑,不防疫怕发病,防疫怕反应。因此,一种有效、无反应、不散毒的疫苗一直是广大养鸡户所需要的。

    就目前国内情况,商品鸡群、父母代鸡群支原体阴性者瘳瘳无几,而阳性鸡群应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点眼后,出现反应甚至死亡则在所难免。出现反应后,又需费用治疗,因此,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一直困扰着国内的养鸡业。

    3 禽痘病毒表达载体是已构建表达外源基因系病毒载体中的一种,它在表达外源基因上具有明显的优势:(1)它的基因组结构庞大,能耐受较大的外源基因(25~35kb)在其基因组的不同位点插入。(2)严格的胞浆内复制,避免了病毒基因重组入宿主细胞染色体的可能性,且禽痘病毒的宿主范围较窄,所以安全性较高。(3)表达产物(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加工修饰过程与体内极为相似,因此活性高,且保留了相应的抗原性、免疫原性。

    基于以上特点,使得禽痘病毒载体不但可作为禽源疫苗的载体,而且还可作为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本病目前有两种疫苗用于鸡群的免疫接种。一种是弱毒疫苗,经点眼免疫,但该疫苗一般毒力较强,点眼4天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反应,呼噜、流泪、闭目,采食减少或不吃食;重者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甩血条,引起死亡,更甚者引起成批死亡,疫苗反应持续30~45天不等。特别是支原体阳性鸡群,用该疫苗后反应更严重,且首免时间不可过迟,否则会有较强反应。另一种是强毒疫苗,可涂擦于泄殖腔黏膜,4~5天后,黏膜出现水肿和出血性炎症,但排毒的危险性很大,且需专用刷子,一般只用于发病鸡场。无论疫苗的毒力强弱,都只能在疫区或发生过该病的地区使用,因为接种上述疫苗的鸡群仍可向外界排出病毒。

    5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简称喉痘二联疫苗)是以鸡痘病毒为载体,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的基因工程疫苗(系用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重组鸡痘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经反复冻融后,加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成)。通过几年来百万余羽份鸡只的临床推广应用,该疫苗有如下优点。

    5.1 使用方便:既可以刺种,也可以浅部肌肉注射。喉痘二联疫苗说明书上是刺种免疫,但笔者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翅根浅部肌肉注射0.1~0.3ml,免疫剂量准确,且操作迅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毒 载体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