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人用禽流感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完成


 自十年前人类首次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以从禽间向人间转移后,这种致死率超过60%的病毒便成了悬在人类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攻克H5N1也成了全球医药界的共同目标。昨天,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双方共同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全病毒疫苗Ⅱ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初步分析结果证明,疫苗对人体安全有效。我国因此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掌握了人用禽流感疫苗制备技术的国家。

  “双盲”试验验证疫苗有效性

  12月22日下午,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会议室。这间曾接待过国内外医药界诸多名流的会议室,当天迎来了空前强大的嘉宾阵容。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铠、卫生部应急办公室主任陈贤义以及科技部、中国疾控中心的约30位专家和官员正襟危坐,我国自主研发的人用禽流感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即将揭晓。

  这次试验采用的是严格的“双盲法”。来自怀柔区的402位志愿者被分成三个组,分别注射5微克、10微克和15微克三种剂量的疫苗,以检测哪种剂量综合表现最佳。每一位受试者都不知道自己被分在哪个组、注射的是何种剂量的疫苗,医生及血清检测人员同样如此,这叫“设盲”。专家介绍说,让试验的参与者处于“盲态”,是为了保证试验过程的客观性。受试者的分组情况属于绝密,由3名专家组成的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将其放在一个密闭的信封内保存,只有等到数据揭盲时才当众启封。

  下午两点,数据监察委员会的一位专家上场了。在众人的注视中,他打开了这个密闭的信封,为这次试验“揭盲”。谁被分在哪个组终于揭晓了,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即着手进行紧张的数据处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3个剂型的疫苗都可诱发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抗体,其中10微克和15微克剂量疫苗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抗体阳转率和GMT增高倍数三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公认的疫苗评价标准。而且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绝大部分是局部疼痛、发烧等一二级反应,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一个小时后,专家们给出了一致评价:疫苗安全有效!

  中国疫苗彰显三大特点

  从2004年初北京科兴与中国疾控中心签约共同承担“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课题,到Ⅱ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我国科学家在短短4年内成功攻克了H5N1。据介绍,眼下全球只有巴斯德、葛兰素史克等几家公司掌握了这一技术。我国依靠自主研发跻身于全球前列,不仅如此,我国的疫苗还有三大特点——

  普适性强。2004年接到研发任务后,以哪种毒株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选择题。“经过权衡,我们决定放弃从我国南方病禽体内提取野毒株的做法,而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毒株作为研究对象。”北京科兴总经理尹卫东说,当时研发人员心里憋着一股子劲儿:我们研发的疫苗不仅要留着自用,还得瞄着出口,让外国人也用咱们的!这才有了如今的“大流行流感疫苗”。

  高度提纯。2004年上半年,越南、泰国相继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死亡的病例,在东南亚引起了一阵恐慌。时间紧迫,要拿出一个什么样的疫苗?精制的还是粗制的?粗制的疫苗可能很快就出成果,但精制的疫苗无疑更具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课题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们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又有中国疾控中心这样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还有国家的鼎力支持,为什么不对自己要求严一些、做一个纯度更高、更有效的疫苗?”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科技部和卫生部的支持。

  佐剂技术。“佐剂好比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把它加到疫苗里,疫苗的免疫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尹卫东说,“这意味着生产同等剂量抗原的前提下,由于加了佐剂,我们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疫苗。”正是佐剂技术的使用,使国产疫苗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

  尹卫东介绍说,“人用禽流感疫苗价格跟生产数量有关,我们预计其价格不会高于季节性流感疫苗。”

  我国疫苗已经具备储备的条件

  “Ⅱ期临床试验不仅取得了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数据,而且确定了疫苗的免疫剂量和程序,为我国应对流感大流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尹卫东表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已完成应对流感大流行的技术储备,具备了疫苗储备的条件,使我国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发生时,有能力依靠自己的科研成果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剂量 数据 禽流感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