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平时要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及其它诱发因素。注意调节鸡舍温度,并做到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通风透气,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拥挤,合理调配日粮,注意在日粮中适当增加禽用多维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 禽流感
4.1 临床症状
是A型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低致病性禽流感对产蛋率的影响很大,且下降很快,有的不足10%,而且恢复难。严重的能造成输卵管、卵巢不可逆性的器质性病变。
4.2 控制对策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只能用多价疫苗来预防。在灭活苗的使用上,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2~3周首次免疫,肌肉注射0.25mL/只,开产前3~4周再注射0.5mL,保护期在理论上可以保护6个月,但高发地区建议进行抗体检测,如效价在4log2以下,则进行免疫,如果油苗的质量有保障,一般注射后不会对鸡群的产蛋率有影响。低致病性禽流感早发现早治疗,病毒灵对小鸡有效。如果是产蛋鸡,最好用中药,如板兰根、金银花等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5 大肠杆菌病
5.1 临床症状
是鸡多发病、常见病,在养殖的整个周期中经常发生。对于产蛋鸡最严重的是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这是大肠杆菌引起鸡输卵管尤其是其伞部发生炎性病变,导致管道狭窄并粘连,卵泡不能正常的进入产道而落入腹腔,往往发生腹腔内肠道粘连,最终因卵黄性腹膜炎而死亡。
5.2 控制对策
5.2.1 预防 既可进行药物预防,也可以免疫接种。目前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和大肠杆菌灭活油乳苗两种,最好是用发病鸡分离的大肠杆菌株来制备多价苗进行免疫,否则效果很难保证。
5.2.2 治疗 许多抗菌药物对本病均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及血清型复杂,最好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佳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土霉素0.4%拌料连用5~7d;泰乐菌素等饮水均为鸡群治疗的有效药物。个别治疗时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肌肉注射。对眼型的病例,可清除眼内干酪样物质后涂以可的松类抗菌药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
6 鸡慢性呼吸道病
6.1 临床症状
又称鸡败血性霉形体,由鸡败血支原体(MG)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其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可造成幼鸡生长不良,成鸡产蛋量急剧减少,孵化率下降,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6.2 控制对策
6.2.1 预防 预防本病的疫苗有进口的禽脓毒支原体弱毒菌苗和禽脓毒支原体灭活苗。前者供2周龄雏鸡饮水免疫,后者适于各种年龄,1~10周龄颈部皮下注射,10周龄以上可肌肉注射,0.5mL/次,连用2次,间隔4周。国内研制的弱毒冻干苗或灭活油乳苗也可以。本病也可采用药物预防。由于本病可垂直传播,因此刚出壳的雏鸡极有可能感染。雏鸡出壳后可用红霉素等药物饮水,连饮5~7d,可有效控制本病及其它细菌性疾病。
6.2.2 治疗 本病的常用药物种类较多,由于本病常与其它细菌性疾病同时发生或继发发生,再加上耐药性败血支原体菌株的存在,在治疗时最好选择抗菌谱比较广、较新的药物,最好以药敏试验的结果参考用药。
7 传染性喉气管炎
7.1 临床症状
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其特征是高度呼吸困难和咳出带血的粘液。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其中主要以10周龄的鸡和初产母鸡更易感。很多鸡场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有些鸡场并发霉浆体病等,以致有的鸡场的鸡死亡率高达60%。蛋鸡发病的症状不明显,但产量下降。产蛋量下降约12%,且病后产蛋恢复较慢。
7.2 控制对策
7.2.1 疫苗接种 未发生该病的鸡场不宜接种疫苗。污染的鸡场和受威胁的鸡场应在30日龄以前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接种,80~9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疫苗可采用滴鼻、点眼及饮水方法接种,其中以点眼效果最佳,不宜采用气雾法。接种后鸡群有一定反应,轻者出现结膜炎与鼻炎,重者有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7.2.2 治疗 发病鸡群用新城疫弱毒苗Ⅳ系5~8头份/羽或I系3~5头份/羽,肌注;同时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2头份/羽点眼;同时配合盐酸多西环素5~10g/100kg水和硫酸新霉素5~10g/100kg水,混合供鸡自由饮用,连用3~5d。或在饲料中加入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防止继发感染,连用药4d,若并发霉浆体病时则同时用环丙沙星或泰乐菌素饮水或肌注。对呼吸困难的鸡还可用中药喉症丸或氢化可的松和青、链霉素混合喷喉,以缓解呼吸道症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新城疫 抗体 病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