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肉用种鸡限制饲养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合理选择饲料品种

由于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不同,雏鸡阶段对能量和蛋白需求较高,育成鸡阶段需求量低,而成鸡阶段又对能量水平要求较高,以利于生产。因此,必须针对鸡只不同生长阶段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差异合理选择饲料品种。在雏鸡阶段、育成鸡阶段、成鸡阶段应分别选择小鸡料、后备鸡料和种鸡料,以适合不同的营养需求。

2 合理选择育成期的限制饲养方法

限量法 一般按自由采食量的60~80%计算供给量,具体多少要视鸡的品种、鸡群健康状况来定,准确计算喂料量;限量法目前应用较为普遍。

限质法 限制饲料的营养水平,一般采用的有降低能量,降低蛋白,或同时降低能量、蛋白以至赖氨酸含量,以达到控制鸡群的生长发育和减少鸡体脂肪沉积的目的。

限时法

隔日法 即将两天的饲料量一天喂给,每隔一天喂一次。此方法可使采食量比完全自由采食减少20~30%,适用于生长速度较快的肉种鸡限饲,或用于7~13周龄以及体重超标的鸡群限喂。

五二限法 将7天的饲料分五天饲喂,周三和周日停喂。此法适合于7~16周龄种鸡,也适用于体重没有达到标准的鸡群。

六一限法 将7天的饲料分喂6天,适用于14~18周龄鸡群或受应激较大而承受不了较强限饲的鸡群。

3 限制饲养的影响因素

限制饲养与日龄的关系

首次限饲日龄的确定关系到种鸡的饲养效果。如果首次限饲日太早,鸡群前期生长受阻,导致鸡体发育不良,体重难以达到饲养标准。而首次限饲日太迟,又容易造成体重超标,致使后期体重难以控制,生产性能下降,死淘率增加。一般而言,选择36日龄作为首次限饲日较为合适,快大品种鸡可以适当提前,优质鸡等体型较小的可以适当推迟些,这样既保证种鸡前期发育,又能够轻松地控制后期生长。

限制饲养与品种间的关系

不同的品种需要制定具体针对性的限饲方法。如饲料转化率较高较快的大型品种,其限制饲养要求比较严格,否则很容易因快速增长而引发一些腿病和腹水症,而一些饲料转率低的优质鸡种和土鸡品种在自由采食条件下表现为缓慢的增重,其限制饲养又应适当放松,如果限制饲养过于严格,对其生长发育较为不利。

限制饲养与选种的关系

对亲本的性状选择要以市场为导向,考虑到数量遗传性状和部分不完全质量性状遗传的不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商品肉鸡出栏时选种可以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要求前期保证与商品肉鸡具有一致的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即以商品肉鸡上市日龄作为肉种鸡限饲日比较合理,过早或过晚限制饲养都会影响选种准确性。

限制饲养与应激的关系

在鸡群处于免疫接种、转群、运输、断喙、疾病、高低温变化等逆境时,鸡体容易对这些外界刺激产生防御性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代谢或其他机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改变限制饲养方案予以补偿,待其恢复正常后再按原计划进行限制饲养。

4 较好的结合环境限制饲养

除通过用限制饲养方法来控制群体均匀度外,还可以结合环境来进行限制饲养,即人为创造不同的饲养环境,如将个体小、病弱的鸡分开饲养,可放置于采光条件优越、通风良好、外界干扰刺激较小的环境中,而体大健康的鸡可以放置于相对逆境中饲养等。

5 加强细节管理

首先应当想办法尽量减少应激,如正确断喙,免疫方法得当、及时调整密度、保持良好通风、正确执行限制饲养方案、合理制定光照程序等。其次,保证限饲的准确性,即保证每只鸡实际摄入日粮与计划保持一致,喂料均匀,增加匀料次数;适时分群,合理调整限制饲养方案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饲料 肉鸡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