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冬春季节鸡常见中毒病的防治


由于饲养环境、饲料来源、用药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冬春季节常见鸡中毒死亡,造成一些本该避免的经济损失。现将其中常见的几种中毒性疾病的防治要点归纳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氧化碳中毒
育雏期雏鸡多发生,常见发病原因是育雏室内通风不良或供暖煤炉装置不适当而引起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
急性中毒的雏鸡表现为不安、昏睡、呆立、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倒一侧、头后伸,临死前发生痉挛或惊厥,剖检可见肺和血液呈樱红色。
鸡一氧化碳亚急性中毒后剖检症状不明显,病鸡表现为羽毛粗乱,食欲减少,精神呆滞,生长缓慢,故不易确诊,虽在养鸡户中出现较多,但并未引起养鸡户的重视。
一般做好育雏室内通风,调好煤炉装置即可预防,怀疑雏鸡有中毒现象时,在做好雏鸡不受凉风侵袭的情况下,打开通风窗。发现中毒时,应迅速将鸡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不深的可很快恢复。
真菌中毒
冬春贮存已久的饲料原料(如花生或花生饼粉、玉米和谷物)和成品,长霉和产生真菌毒素的可能性很大,同时鸡正常生长的温湿条件也是垫料中的真菌能够正常生长并易于繁殖的温湿条件。这些存在于饲料和垫料中的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通过食入、吸入或直接接触皮肤而进入鸡体,致鸡群中毒。
真菌中毒以黄曲霉毒素中毒最为多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玉米、花生、稻谷、麦、棉籽饼、麸皮和米糠等饲料原料,都易被黄曲霉菌污染。鸡采食了由这些发霉的原料配成的饲料就会发生中毒,且以2周龄--6周龄幼鸡多发生。
预防鸡黄曲霉毒素中毒措施为防霉(对饲料原料干燥处理,控制水分,低温贮存)、去毒(日前尚无满意办法)和加强鸡群饲养管理,增强其抗病力,对被黄曲霉菌污染过的仓库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对发病鸡要立即停喂有霉饲料,并用制霉菌素按疗量连用三天,配水或拌料均可。对中毒较深的要用青链霉素控制其他继发症,但要注意鸡对链霉素的过敏症。
呋喃类药物中毒
冬春常用来治疗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鸡球虫病、盲肠肝炎类的痢特灵、呋喃西林等呋喃类药物,如果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或在饲料中没有拌匀,很容易引起鸡中毒。
中毒的鸡由精神沉郁很快过渡为兴奋,运动失调,脚抽搐,在地上打圈,并在3个小时以内死亡。剖检时可见消化道内容物为黄色,肝脏充血肿大,心脏、肠有点状出血。
治疗剂量以内的呋喃类药物,磨细并在饲料中混匀,连喂不超过7天,一般不会中,毒。为增加用药的安全性可将服药时间放在上午或中午,服药后半小时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同时喂药期间增加维生素或青饲料的喂量,或适当投给抗菌素以中和其毒性。
对中毒鸡可口服硫酸镁催泻排毒,成年鸡可施行手术把嗉囊切开冲洗。
磺胺类药物中毒
广谱抗菌的磺胺类药物超过治疗剂量,或疗程过长,均可能引起鸡中毒。
急性中毒时鸡常表现为精神兴奋,以致惊厥、腹泻。蓄积性引起的慢性中毒,常表现为精神沉郁、口渴、腹泻或便秘;蛋鸡则表现为产蛋量下降,薄壳蛋、软壳蛋增多,蛋壳粗糙,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剖检可见全身皮下或胸肌、冠、眼睑有不同程度出血斑,鸡体主要器官有不同程度出血或淤血,肾脏肿胀,呈土黄色。
掌握好用药剂量或时间,在饲料中拌匀研细的药物,用药时给予大量充足的饮水,用药期间多给青饲料,一般可预防中毒。
发生中毒时,立即停药,喂车前草水,同时加适量苏打,可促使药物早排出鸡体,服用甘草糠水可进行一般解毒。
喹乙醇中毒
对喹乙醇的使用方法不当,如盲目加大剂量,饲料中未搅匀,可使鸡采食后中毒。喹乙醇引起鸡中毒病例各地均有发生。
中毒鸡精神委顿,缩头,排稀粪,采食减少,当鸡冠呈紫黑色后,即开始痉挛,挣扎而死。剖检时见到口腔中有粘液,血液凝固不良,消化系统糜烂、充血、出血,心肌出血,心外膜严重充血、出血。
发现中毒的鸡应首先停饲拌药饲料,并对症治疗,但无特效解毒方法。一般喹乙醇用量按照25克--35克/1000千克饲料的添加剂量,可以防止中毒。
有机磷、砷化物、磷化锌中毒
这三类物质因常用作农药、毒鼠药而引起群养放牧草鸡、散放土鸡中毒,农村多见,而又以春季鸡到用过农药的农田附近觅食时常有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剂量 真菌 毒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