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胚啄壳前死亡的预防措施


在孵化生产中经常出现鸡胚啄壳前死亡的现象,死亡率高达12%。现将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鸡胚死亡的原因
1、鸡胚嘴尖离壳较远,发育好的鸡胚头部都弯曲于翅膀下,且蛋壳内大部分空间被胚体所占有,导致种胚头部活动极为有限,只能作横向短距离运动。此外,胚胎由尿囊呼吸过渡到肺呼吸,需氧量增多,致使蛋内严重缺氧。因此,嘴尖离壳远的和一些活动力差的鸡胚就不可能啄破蛋壳得到氧气,致使发育正常的鸡胚啄壳前被闷死。
2、鸡胚头部弯向腹部,能啄到的不是壳而是鸡胚的肚皮,这样也会被闷死。
3、鸡胚上部受挤,头部无活动余地而被闷死。
4、蛋壳过硬或虽啄壳但壳膜不破,这往往使鸡胚较难啄穿壳而被闷死。
二、预防措施
1、翻蛋。孵化的前10天是胚盘定位的关键时期,为使胚胎眼点(头部)沿种蛋大头壳边发育而利于出壳时嘴尖啄壳顺利,翻蛋操作时应注意保持大头向上,翻蛋角度以45°-55°为宜,即始终保持种蛋大头向上。
2、孵化10天后照蛋,如发现种胚不见眼点(头部),只在气室周围可见清晰血管,这些种胚到出壳时一般是头部位于气室中央或头部弯向腹部,出壳率极低。对于这些种胚要注意在蛋壳上做好记号,便于出壳时及时抢救。
3、一般发育正常、胚位较正的鸡胚出壳较为集中,有明显的出雏高峰期。孵化至第19天有啄壳,第20天普遍同时啄壳出雏,一般到第21天的14-18小时内大量出雏,出雏高峰明显,第21天后基本出齐。助产适宜时间是在出雏高峰期的1-2小时,即快满21天整的前5-6小时。助产过早,会影响正常出雏以及因大量出血造成死胎、弱雏,或因破壳过早水分蒸发太大形成幼雏粘壳而难产;助产过迟,会使大批胎位不正的鸡胚闷死在壳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