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十六)


、 如何搞好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答:7-20周龄称为鸡的育成期。对育成鸡的管理目标是在提高育成率和合格率的前提下力争鸡群生长整齐,以保证产蛋期有理想的产蛋性能。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做好转群、限制饲养与控制体重、合理的光照制度等。
  一、 做好转群前后的工作
  首先要对育成鸡舍和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和消毒工作。笼养时要将料槽和水槽调到适宜的高度。育雏舍内事先要进行带鸡消毒并将病、弱、残鸡挑选出来后再转群。地面平养鸡舍要事先铺好垫料。冬季或早春,如果育成鸡舍气温过低,应准备好取暖设备并将舍温升至所需的标准。
  转群要避开雨雪天,冬天要在晴朗的中午,夏天要在早晚凉爽时转群。
转群时,在清点鸡数的同时把强弱鸡分开管理。因环境的改变发生啄斗是要尽快将受伤的鸡隔离。
  二、 限制饲养与控制体重
  不同品种的鸡有不同的体重标准,体重过大、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不仅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而且会因维持消耗的增加而增加饲料投入,降低饲料报酬。尤其对近二、三十年培育出的产褐壳蛋的中型蛋鸡,需要在育成阶段适当限制体重的增加。由于鸡体内的脂肪细胞在15周龄以前数量上增加较快,因此大多数研究者主张在6-15周龄期间对青年鸡实行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可采取下列方法:限制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减少10-20%;增加纤维素,降低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限制采食时间,每日定时采食或每周1天停食不停水等。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限制饲养只应该减少脂肪的积蓄,而不应妨碍鸡群的健康发育。
在施行限制采食量时,一定要提供足够的食槽,只有全部鸡都能同时吃上料,才能达到体重均匀。当鸡群生病或进行免疫接种时,应暂时停止限饲。应每周末称取一定数量(如5%)的鸡,检查其平均体重是否合适,鸡群生长是否均匀,以调整下一周的给料量。一般而言,85%-90%的个体体重在群体平均数±10%以内为最佳;77%的个体体重在群体平均数±10%左右为良好。育成鸡的大致给料标准和应达到的体重范围见下表:
表:育成期给料标准和体重范围

  三、 合理的光照制度
  实践证明,育成鸡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过长的光照会使其它系统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生殖系统过早地发育,使性成熟提前,母鸡出现早产早衰。因此,育成期间,密闭式鸡舍一般采用渐减的光照制度,以每天8-9小时的光照为宜。开放式鸡舍要利用自然光照,秋季育雏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时期,与育成鸡所需光照制度基本相符,而春季处于日照逐渐增加的时期,与育成鸡所需的光照时间正好相反,要想法进行人工控制。在光照不能控制的条件下,只能通过限制给料量或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方式来控制育成鸡的发育,使鸡达到适宜的性成熟时间。
  育成阶段逐渐缩短光照,开产前和开产早期集中加强光照刺激对蛋鸡的产蛋效果最好。国外不同育种公司所用的光照制度见下表:
表:外国公司育成鸡的光照制度(小时)

  5-15勒克司/米2的光照强度既利于母鸡的性成熟也使母鸡感到安静。
  在开放式鸡舍饲养育成鸡时,由于过强的阳光照射容易引起鸡群发生啄癖,在不影响通风的情况下,适当遮光和断喙是减少啄癖的有效措施。
  四、 其它管理措施
  1、适宜的密度:平养时每平方米养10只育成鸡较为适宜,笼养时应保证每只鸡有270-280平方厘米的笼位。适当的活动空间对育成鸡的发育很重要。
  2、每次喂料力争做到均匀,防止有些鸡采食过多而有些鸡采食不足。
  3、要勤于清粪和打扫鸡舍,定期消毒鸡舍,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4、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防止鸡新城疫和其它传染病的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鸡 其它 群体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