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1 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2浙江省金华市畜牧兽医站)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鸡群常常爆发传染病,给养鸡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就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因素及防制对策概括如下,供养鸡生产者参考。

   一、影响免疫失败的因素

   1、疫苗及稀释剂

   (1)、疫苗的质量

   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已过期失效。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

   (2)、疫苗选择不当

   某些肉鸡场忽视肉仔鸡生长快、抵抗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新城疫Ⅰ系疫苗饮水,这不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

   (3)、疫苗间干扰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4)、疫苗稀释剂

   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有时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饮水免疫的,饮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2、鸡群机体状况

   (1)、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鸡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鸡,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鸡只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

   由于种鸡个体免疫应答差异以及不同批次雏鸡群不一定来自同一种鸡群等原因,造成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雏鸡固定同一日龄进行接种,若母源抗体过高的反而干扰了后天免疫,不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即使同一鸡群不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滴度也不一致,母源抗体干扰疫苗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3)、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当鸡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鸡的免疫能力。

   (4)、营养因素

   维生素及许多其它养分都对鸡免疫力有显著影响。养分缺乏,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试验表明,雏鸡断水、断食48小时,法氏囊、胸腺和脾脏重量明显下降,脾脏内淋巴细胞数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细菌清除率降低,即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3、疾病

   (1)、血清型

   许多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甚至有多个血清亚型,某鸡场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与使用的疫苗毒株(菌苗菌株)在抗原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或不属于一个血清(亚)型,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2)、免疫抑制性疾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球虫等能损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哈德氏腺、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样组织等,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特别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可以造成免疫系统的破坏和抑制,从而影响其它传染病的免疫。鸡群发病期间接种疫苗,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3)、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鸡体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入侵或机体尚未完全产生抗体之前感染强毒,就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免疫失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病毒 抗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