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肝炎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微山县西平乡杨堂村杨某饲养的一批海赛克斯蛋雏鸡,发生以肺炎为主的传染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治经过汇报如下:

    1 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

    2003年2月13日,杨某从微山县某孵化场购进海赛克斯蛋雏鸡3570只,5日龄前口服氟哌酸、多维素、糖水,生长良好,至6日龄后,个别鸡发生呼吸困难症状,并逐渐增多,每天死亡61~89只,经用制霉菌素与复方罗红霉素治疗3d,未能控制发病死亡。

    病鸡病初精神呆滞,不愿走动,食欲减退,怕冷,“打堆”,呼吸增快,有的鸡只发生喘鸣音,有的鸡只仅见张口呼吸,少数病鸡拉白痢,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发病后3~5d死亡,死亡率几乎100%。

    2 病理变化

    2次共剖解病死鸡47只,病变情况统计如下,单纯肺部有病变的28只,占59.57%,肺组织充血,呈暗红色,形成坏死结节,外观黄白色或灰白色,米粒大至豆粒大,或融合成块,切面干酪样实变;肺脏与消化器官均有病变的有19只,占40.43%,除肺组织出现坏死灶外,还有肝瘀血、肿大、暗红色,浆膜下见有灰白色点状坏死灶;肠道呈卡他性炎症,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如油脂状,其他器官无明显异常。

    3 实验室诊断

    3.1 涂片镜检 取肺脏坏死组织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10%氢氯化钾溶液适量,压碎拌匀,盖上盖玻片,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未见霉菌菌丝体。

    另取肺、肝组织抹片,火焰固定,美兰染色,油镜下检查,见有杆状或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3.2 细菌分离 取肺、肝组织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皿和麦康凯琼脂平皿,37℃培养24h,均生长出一致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无荚膜中等大小的小杆菌,菌落为圆形,隆起,灰白色半透明,直径1mm左右。

    3.3 增菌培养 取普通琼脂上培养基的菌落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h,肉汤均匀混浊。

    3.4 血清学试验 吸取菌液50μl,与等量鸡白痢沙门氏菌多价血清型阳性血清(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作平板凝集试验,呈现颗粒凝集的阳性反应。

    3.5 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甘露醇+,木糖+,乳糖-,麦芽糖-,卫茅醇-,蔗糖-,硫化氢-,靛基质-。

    3.6 药敏试验及治疗 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采用常规纸片(上海昆龙科技公司生产)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油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该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抑菌圈为24.3mm和23.9mm,对氟苯尼考(按治疗剂量自制纸片)蒽诺杀星、环丙沙星抑菌圈5.5~14.7mm之间,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抑菌圈为0~4.3mm,因此,禽主杨某使用5%丁胺卡那霉素饮水剂100g/200kg饮水及复方新诺明0.5g/kg拌料治疗5d,用药3d后基本控制住发病,5d停止死亡。

    4 小结

    4.1 经过细菌分离、血清学试验、生化特性测定,证明该群鸡所发生的以肺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这种肺炎型鸡白痢沙门菌病与消化器官炎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相比并不常见。

    4.2 经对该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此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用这两种药物治疗3d,基本控制了病情。

    4.3 此菌引起的肺脏坏死性病变单凭肉眼难以与曲霉菌病区别,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区分这两种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鸡白痢 新诺明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