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囊虫病是犬豆状囊尾蚴或犬连续多头蚴寄生于獭兔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
本病发病广泛,感染率高,但很少致死。轻微感染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时,可使獭兔生长受阻,还可能引起死亡,给养兔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症状诊断】
某养殖户引进一批成年獭兔,部分兔腹部膨胀,用消炎药不见效后来兽医站就诊。病兔具体表现为食欲下降,腹胀,腹围增大,轻度腹泻,嗜睡,精神沉郁,可视粘膜苍白,进行性消瘦,很少死亡,死亡多为极度衰竭而死。发病后兔群用过环丙沙星、磺胺药等,但是效果不佳。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该兔群患有豆状囊尾蚴病。
【疾病防治】
全群用百虫杀拌料饲喂,每吨饲料添加百虫杀800克,连用5-7天。5天后兔群精神状态明显好转,7天后,对一只标记患病獭兔致死剖检,发现豆状囊尾蚴病已消失,在大网膜上还可以找到其残体,但已难辨。
豆状囊尾蚴病主要是管理不当引起的,应以预防为主。首先,避免家犬进入兔场。其次,兔群应定期驱虫。百虫杀,每吨饲料添加300—500克,连用7天,每2个月用一次。对獭兔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绝对禁用病死的兔内脏去喂犬,可减少人为传播。另外,搞好兔场环境卫生,各种用具和设施经常消毒。
【饲养讨论】
1.兔囊虫病虽然病死率低,但感染率高,传播速度非常快,也很难彻底根治,而且病兔生长发育缓慢,消瘦体弱,抵抗力下降,饲料报酬低,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广大养殖户应高度重视对此病的预防。
2.由于养殖户也有给獭兔驱虫的习惯,所以一般认为不会有内寄生虫病发生。但是调查发现,养殖户用的驱虫药主要是驱线虫的比较多,对于绦虫、吸虫等蠕虫几乎没有效果,虽然多次应用驱虫药,仍然有蠕虫病发生。建议兔场不同阶段用不同类药物驱虫。
3.见虫驱虫是许多养殖场的一贯作风,该法的弊端是许多寄生虫粪便中看不到,所以,病发时再用药,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4.对于兔场的驱虫,建议百虫杀与伊(阿)维菌素类同用,内外驱虫,且幼虫与成虫都驱,效果更明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u/2/2010-03-05/14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