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饲养管理

兔鼻炎的防治


 温度变化是兔鼻炎发病的主要诱因,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幼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成年兔虽死亡率低但极易转为慢性鼻炎,很难治愈,直接影响生产。
  症状 子、幼兔病初表现呼吸困难,不食或少食,经2~3天死亡。成年兔发病后一般表现为慢性鼻炎,鼻腔内常有水样分泌物或黏液性鼻液流出、病兔打喷嚏,常用前爪擦鼻,严重时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并在鼻腔周围结成硬痂,堵住鼻孔,造成呼吸困难,病兔用嘴呼吸,由于病情较长,该病兔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生长缓慢,有个别兔严重感染肺炎而造成死亡。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兔本身的抗病能力。在保证兔舍温度的前提下,利用中午时间适当通风,增加舍内新鲜空气,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注射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病疫苗,在饲料中投放喹乙醇。同时减少饲养密度,对患有鼻炎的病兔进行隔离洽疗,减少传染,患鼻炎的兔不得留做种兔。

  治疗 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国际单位对病兔混合肌注,每天注射两次,连用3~5天,同时用这两种药液擦拭病兔鼻孔,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幼兔 饲料 传播 链霉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