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养兔业蓬勃发展,尤其一些贫困地区,将发展养兔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项目,一些县大搞养兔工程,使我国的养兔业由散养几只到几十只,甚至上千只,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也给老百姓当年带来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养兔业正在逐步向种兔良种化、管理科学化、饲料营养化、防病法制化、销售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形势喜人。但在养兔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种兔的繁育工作,供给全价饲料外,当前必须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加强兔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就此,谈以下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众所周知,在当前发展养兔生产中,兔的一些传染病对养兔业是个主要威胁,千万不能吊以轻心。一旦暴发了传染病,就会使整个兔场的兔全军覆灭,其损失是十分惨痛的。如我国有的上规模的兔场,跨掉的原因也在于此。我国已颁布了《动物防疫法》,不仅对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适用,对于养兔业也是一个法宝。目前有些人还不太重视,如有的养兔户和兔场的领导法制观念薄弱,往往忽略了以法养兔,只忙于生产。从领导到群众均应提高法制观念,坚持以法办场,使《动物防疫法》在自己的企业里落到实处,养兔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做到水不来先修坝,防范于未然。由于我国一直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所以,先后消灭了牛瘟、牛肺疫。也控制了一些传染病,如马传贫等。养兔业也不例外。我相信有关领导,尤其养兔场的一些主要领导,在提高法制观念的前提下,坚持以法办兔场,将养兔业纳入法制轨道,使其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搞好养兔的卫生与消毒工作,是贯彻《动物防疫法》的基本措施。大家都知道,家兔是一种喜欢干净的动物。所以,养兔需要一个清洁卫生、安静的环境,同时饲料也必须新鲜、卫生。然而,由于养兔的环境不卫生,饲料霉变,就容易发生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3个条件:1.病原体;2.传播途径;3.易感动物。防治兔的传染病,如果切断一个环节,就可以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兔的传染病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如果养兔环境不好,粪便不及时打扫,用具不能定期刷洗和消毒,饲料发生霉变,昆虫(如蝇等)在舍内泛滥,这个兔群肯定会有不少的传染病发生,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因此,搞好兔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是防治兔传染病的头等大事。在一个兔场首先应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做到清洁卫生制度化。兔舍内的粪便及污物每天清除1次,并且要远离兔舍,将兔粪及污物堆积发酵处理。兔的饲草、饲料要经常检查,防止发生霉变,保持新鲜,清干洁燥。同时要控制或消灭兔舍内的昆虫,如苍蝇、蚊子等。
再有,兔舍在清洁卫生的基础上,要定期消毒。其目的是要消灭传染源散布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环节,阻止疫病蔓延。所以消毒是综合防治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环。病兔本身就是一个传染源,病原体在兔体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等的分沁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场地、兔舍、兔笼、用具、饲料和水、饲养人员的工作服等,健康兔接触后就会感染引起发病,成为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对兔舍、地面、兔笼、用具、工作服及饲料和饮水进行定期、全面消毒,杀灭病原体,消灭昆虫,才能彻底切断传播的链条,控制或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兔场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且要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兔舍、兔笼、用具等每月要进行一次大清扫,大刷洗,大消毒。每周进行一次重点消毒。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污物、粪便,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干后用药物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有:2%热碱水,30%热草木灰水,20%漂白粉水等。运动场的消毒药可用3%来苏儿,2%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等。兔笼、用具等用2%氢氧化钠溶液,0.1%新洁尔灭,0.5%过氧乙酸等对木制品进行消毒。用0.1%新洁尔灭,0.1消毒净,0.5%过氧乙酸对金属用具进行消毒。如果兔群发生传染病时,应对兔舍、兔笼及用具等每3天消毒1次,在传染病扑灭后进行解除封锁消毒,要进行1次终末消毒。
三、免疫预防是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的关键措施。兔的免疫预防,也叫免疫接种,或称免疫注射,是《动物防疫法》的关键措施。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的核心部分。免疫预防就是将疫苗通过人工的方法注入或口服入体内,使兔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能抵抗该病的感染和发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u/2/2009-06-18/14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