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兔养殖的地域范围及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家兔传染性鼻炎变得日趋严重,成为影响养兔业的重要疾病。规模较大的兔场传染性鼻炎发病率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兔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颇为重要。
该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主要有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等。
临床症状
患兔鼻端周围被毛潮湿,从鼻端流出分泌物,初期分泌物为浆液性的,较稀薄,随着病情发展渐变为浆液粘液性或粘液脓性,较浓稠。由于患兔鼻腔发炎常打喷嚏,在病兔舍中静听,常可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喷嚏声,有的病兔会连续打几次,炎症及其分泌物刺激鼻粘膜,引起搔痒,病兔常用两前爪抓挠鼻端,粘稠的分泌物粘结兔毛使之成团。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的病兔很少治愈。
综合防治
1、改善环境条件。兔场应选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建造,要建开放式兔舍,舍间距离应放宽以4—6米以上为宜。舍内兔笼以单列式或双列式为好,不宜超过四层,最好三层。兔场四周不应建造封闭围墙,应建通风良好的网栏。兔笼也应采用通风良好的材料制作,特别是兔笼的前后叶。应及时清除粪尿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经常用消毒液在兔舍内进行喷雾,以降低空气中病原菌的密度和尘埃的数量,除严寒的季节,其它季节应通风,只要舍内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上就应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病原菌的密度,减少发病。
2、严格控制病情。首次把好引种关。引种时应认真考察种兔场,不要在明显有鼻炎的兔场引种,可避免将来的麻烦。引来的新种兔应隔离检疫一个月,合格的作为种兔并入大群,不合格的坚决淘汰。已发病的兔场在改善环境条件的情况下,少数病兔发现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以免扩大传播。鼻炎较严重的或久治不愈的应坚决淘汰。
药物治疗
1、药物饮水。对病情较轻的兔应集中起来隔离于一处,可用鼻炎净等加入饮水中,任其自由饮用,结合消毒,改善环境条件,一般一周左右病情有所减轻,或症状消失,连续用药半个月至一个月,大多数病兔症状可消失。
2、药物注射。选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注射治疗。每只兔每次肌肉注射0.5—1毫升,每天1—2次,连用5—7天。
免疫注射。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多能引起家兔的肺炎导致死亡。因此为了降低死亡率应注射有关疫苗。主要预防巴氏杆菌、波氏杆菌、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可用兔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二联苗或兔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三联苗。在有沙门氏杆菌病的兔场还须预防沙门氏杆菌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u/2/2009-06-18/14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