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乡县洪门镇三家肉兔养殖场饲养的肉兔出现奇痒、消瘦、贫血,外耳道红肿、发炎,皮肤红肿、蜕皮,饮食不宁,有的引起死亡。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兔耳痒螨病,经用阿维菌素0.2mg/kg体重皮下注射,间隔1周,连用2次,并用2%敌百虫液涂擦,每天1次,连用3天,隔10天后,再连涂3天。20天后基本痊愈。
耳痒螨病是由耳痒螨属( Otodectes )的螨引起的,螨虫多寄生于兔、犬或猫的耳内。兔耳痒螨病是由寄生于肉兔体表的兔痒螨( P. communis cuniculi )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以剧痒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症,形成糠麸样痂皮、蜕皮和消瘦为特征。其传染性很强,以接触感染为主。轻者使患兔消瘦、掉毛,严重时引起病兔的死亡,对养兔业造成很大危害。2004年10月在动物生理学教学实习过程中,发现购买的实验兔可能患有兔耳痒螨病,立即对供应实验兔的三家小型养兔场进行追踪调查,确诊为兔耳痒螨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4年10月10日对新乡县洪门镇的三家肉兔养殖场调查中发现,每家养兔场都有数量不等的 肉免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消瘦、外耳道炎。在此之前,经常出现个别肉兔死亡,在死亡之前均出现消瘦、歪头、抽搐。
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肉兔奇痒并伴有消瘦和贫血。病兔耳根部的皮肤组织发生红肿、脱皮,随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皮肤增厚,有痂皮,并有被毛脱落现象;有的病兔耳朵下垂、发痒,表现焦躁不安,不断摇头或用脚爪抓搔耳朵和头部,引起头部 和耳部自伤比较明显;病情严重的病兔出现歪头,发生癫痫,饮食不宁,渐消瘦最后抽搐而发生死亡。
3 剖检
分别从每家兔场抽取有上述临床症状的肉兔各5只致死剖检,观察病变。
4 实验室检查
4.1 虫体检查
4.1.1 在病兔皮肤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用凸刃小刀刮取痂皮,刮至皮肤轻微出血为止,将刮下的皮屑 置培养皿内使之成为薄层,为防止虫体爬散,预先在 培养皿内病料周围涂少量凡士林,用热水加热40~ 50℃,30~40分钟后除去皮屑,借助于放大镜在黑 色背景下观察。
4.1.2 将上述方法刮取的皮屑置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煤油,加盖玻片并稍用力搓动,使病料破碎,镜检。
4.2 虫卵检查
采取有症状肉兔肠道内的粪便,用饱和盐水通过浮集法检查粪便内是否含有虫卵。
4.3 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肉兔心肌和肝脏,制成触片,无菌采集可疑发病肉兔血液,涂片,两种标本染色、镜检;无菌采取上述脏器接种于普通培养基 上,37℃培养24~72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4.4 病毒学检查
取被检肉兔的肝、脾,研磨制成1∶5的悬液,反复冻融3次,以4000r/min离心20 分钟,取上清液与人的O型血作血凝试验;再以已 知患有兔瘟的兔肝、脾制成的悬液作为对照试验,判断结果。
5 结果
5.1 剖检
除尸体消瘦外,病变主要存在耳部,表现为外耳道有炎症渗出物,有的渗出物和脱落的上 皮细胞等干燥形成黄褐色痂皮,如纸卷样塞满耳道, 严重的病变可蔓延到中耳和内耳,甚至达脑膜。
5.2 虫体检查
5.2.1 发现黑褐色稍比针尖大的虫体在爬动。
5.2.2 发现淡黄色的虫体,虫体呈长圆形,前端有圆锥形刺吸式口器,腹面有4对肢均突出体缘,前两对肢粗大,后两对肢细长。
5.3 虫卵检查
没有发现任何寄生虫卵。
5.4 细菌学检查触片、涂片镜检后均未发现致病 菌;脏器普通培养后也无细菌生长。
5.5 病毒学检查
被检试验呈阴性,对照试验呈阳性,由此可排除兔瘟病毒感染。
6 诊断与防治
6.1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这三家肉兔场患有兔耳痒螨病。
6.2 治疗用阿维菌素0.2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连用2次,间隔1周;同时将患兔耳道内渗出物清除,用2%敌百虫药液涂擦,每天1次,连用3天,间隔10天后再连涂3天,每天1次。20天后基本全 部治愈。
6.3 平时要经常保持兔舍清洁、干燥、通风,饲养密度不宜过大,经常观察每只兔子,发现耳痒螨病及时隔离治疗。兔舍笼具等用敌百虫喷洒消毒,喂兔全价饲料尤其不能缺维生素,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u/2/2006-06-27/14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