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南虎的拯救只能尽力而为
记者:除了对大熊猫的繁育和保护,您的研究还涉及了华南虎?
侯蓉:是的。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我们做的比较成功,形成许多成熟的繁育保护技术,我们希望能够推广到其它濒危野生动物。
记者:华南虎的繁育工作进展怎么样了?
侯蓉:华南虎实际上我们大概已经做了七八年,最初的种源只有6只,现在有不到100只的规模,但由于种群数量太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近亲繁殖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记者:那目前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侯蓉:我们的着眼点在种群的遗传管理上面,就是怎么样让华南虎的种群在现在这个基础不好的情况下,能够尽量选择更适合的配对,让种群能够稍微健康一点。
记者:大熊猫的情况是不是好很多?
侯蓉:大熊猫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种群安全。例如在我们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那么小的一个范围,集中了那么大的一个群体,一旦出现天灾人祸,或者意外事件,例如传染性疾病暴发,会导致种群毁灭,所以我们考虑要分散风险。
记者:怎么分散?
侯蓉:我们现在在都江堰建一个野外放归的研究基地,一方面是分散种群过度集中的风险,同时让大熊猫更接近自然,使它们在真正被放归野外的时候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现在遇到比较大的问题是资金缺口。建成一个高水平的大熊猫野放研究基地至少需要上亿元人民币,而野放中心预计投资只有六千万元。
记者:这个野放基地将来会开发成一个旅游项目吗?
侯蓉:会有旅游的内容,但我们会做对大熊猫干扰小的、生态的项目,门票会定的高一些,从而控制游客数量。但是如果没有旅游这一部分收入,野放中心也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 故 事 ——
“女熊猫”里“路痴”多
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没人不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它“黑耳朵,黑眼圈, 竹林里面吃个饱”,但采访中,侯蓉为我们讲述了大熊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大熊猫是有方向感的,而且和人一样,‘女’的多数是‘路痴’。”这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亚特兰大动物园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
侯蓉也觉得这个行为学的研究项目得出的结论很有趣,她说:“雄性的大熊猫方向感比雌性的要强,这种能力的差异,使雄性在野外活动的范围也比较大,能够找到更多的雌性,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
和美兰要说外语
今年2月5日下午16时28分,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两只大熊猫泰山和美兰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安全着陆。
美兰可以说是被侯蓉亲手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把它接回家后,侯蓉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Come here! Let‘s go!跟它们讲话可都是要用英语。”由于在美国听惯了英语,两个小家伙对自己的“母语”一窍不通。“吃饭、睡觉,全部都要用英语喊。”侯蓉乐呵呵地讲起“泰山”、“美兰”回家后的趣事。
刚开始的时候,它们还真不怎么适应。特别胆小,不接触人、不出门玩、也不怎么吃东西,总是躲在房间的角落里。
“现在它们已经适应多了,不再那么害怕,食欲也一天天好起来。”说到这里,侯蓉笑得更开心了。
—— 心 情 ——
环保,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
工作的时候总是能够和大熊猫在一起,绝对值得任何人羡慕,侯蓉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中心,我们都是说这个‘猫猫’怎么了,那个‘猫猫’怎么了。”言语中的那份亲昵甚至让人嫉妒。
也许是职业的原因,侯蓉觉得自己对动物、对大自然都多了一份责任。当被问及两会上除了野生动物保护外,最关心什么话题时,“环保、环保、环保。”她迫不及待的一连说了三次,“我不是环境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觉得首先应该加强人们的环保理念。”
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不穿裘皮大衣、不消费并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用一次性筷子,“我想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侯蓉说,有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的话,对环境的意义就是很大的。“骑自行车上下班,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在包里放上一双不锈钢筷子,这就是我的环保理念。”
对于保护动物,侯蓉要说的更多,不要买裘皮大衣、不要吃野味、不要用野生动物的制品,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了,“一旦没有市场、没有需求,野生动物就不会被捕杀,我们的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y/2010-03-19/12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