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鸡马立克氏病Ⅰ+Ⅲ型二价活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Ⅰ+Ⅲ型二价活疫苗(CVI988+FC126株)是由乾元浩南京生物药厂与扬州大学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合作研制申报,经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2006年4月25日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三类新兽药,并颁发新兽药注册证书,证号:(2006)新兽药证字16号。

一、研发目的

在马立克氏病疫苗发明前,所分离到的马立克氏病毒株均为温和型毒株或强毒株。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普遍使用抗马立克氏病疫苗后,其本身也发生了演变,毒力逐渐增强。1977年起,就不断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的鸡群中分离到了马立克氏病毒的超强毒株。90年代初,又出现了马立克氏病毒特超强毒株。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在疫苗选择性压力下,马立克氏病毒在向毒力增强的方向演化发展。

近年来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在我国各地屡屡发生,而且日趋严重,这一问题困扰着广大兽医工作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早期感染和鸡舍环境内的马立克氏病毒污染,鸡日龄越小,对马立克氏病毒越敏感,如果雏鸡出壳后或使用疫苗前就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其免疫效果就显著下降。随着集约化养鸡的持续发展和肉鸡群不免疫马立克氏病,使各地的肉鸡群成为马立克氏病毒最危险的疫源;马立克氏病毒流行毒株的毒力逐渐增强,也是某些疫苗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抗马立克氏病毒母源抗体能干扰其疫苗作用,特别是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不同品种、品系的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鸡可能对马立克氏病毒易感性有很大差异,尤其是纯品系的鸡更易感;有些病毒感染鸡后可引起免疫抑制,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均能造成免疫抑制,从而影响马立克氏疫苗的免疫效果。

二、疫苗特点

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冻干活疫苗(FC-126株)属血清Ⅲ型马立克病毒,可阻止肿瘤形成,但不能阻止病毒复制,同时易受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注射后14天可产生免疫力。

CVI988/Rispens冷冻活疫苗属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毒,雏鸡1日龄免疫,5~7天后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疫苗与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株有高度同源性,不受母源抗体干扰。雏鸡接种14天后可水平传递疫苗病毒,接种本疫苗后被保护的鸡体内不再复制强毒。二价苗(CVI988+FC126株),采用低代次的马立克I型CVI988种毒和III型FC126种毒分别生产,使免疫原性进一步提高;内控标准比国家标准提高2倍,使本产品免疫力更强,保护期更长,在使用过程中剂量无须加倍;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可抵抗特超强毒的感染。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用于预防各品种1日龄雏鸡的马立克氏病。

免疫方法 按瓶签注明羽份,用专用稀释液稀释,每只雏鸡肌肉或皮下注射0.2毫升。

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需戴上手套和面罩,以防损伤。打开液氮罐时,将提筒垂直提起到液氮罐颈部,暴露出要取的安瓿并迅速取出(每次只取出1只),然后立即将提筒放回罐内,提筒钩要复位,盖好罐塞;在疫苗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安瓿必须始终处于液氮面以下,液氮面应始终在安全线以上,露出液面的疫苗应废弃;如果容器中液氮意外蒸发完,则疫苗失效,应全部废弃;安瓿在液氮罐外空气中暴露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钟。取出的安瓿应立即放入27~35℃温水中速融(不能超过60秒),疫苗一旦解冻就不能再放回液氮中。

2.疫苗稀释时,取出疫苗安瓿,立即用挤干的酒精棉球消毒瓶颈,瓶上不能留有酒精液体,并轻弹安瓿顶部,防止疫苗滞留在安瓿顶部,小心开瓶。用配有12号或16号针头的无菌注射器从安瓿中吸出疫苗,立即缓缓注入25℃左右的专用疫苗稀释液中,并用稀释液多次洗涤安瓿,避免疫苗损失,稀释前必须先检查疫苗专用稀释液,如发现玻瓶破裂、瓶签不清、变色、有异物(长霉)及已过失效期等,均不能使用。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接种过程中应经常轻摇稀释的疫苗(避免产生泡沫),使细胞悬浮均匀。稀释液严禁冻结和曝晒,与疫苗混合前,稀释液应达到25℃(±2℃),稀释后应保持在该温度范围内,稀释时间不超过30秒。同时禁止在稀释液中加入抗生素、维生素、其他疫苗或药物,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应避免注射器的连接管内有气泡或断液现象,保证每只雏鸡的接种量准确。在接种本疫苗后的48小时内不得在同一部位注射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注射用具使用前应灭菌处理,以防微生物特别是绿脓杆菌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立克氏病 免疫 病毒 抗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