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形势风云变幻,中国药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精心勾勒出一张“保驾护航”的晴雨表,衷心希望中国药企在新的一年里能一路走好。
全球“气候” 并购还会继续
太多大药厂没有富裕的新药候选库,多数药厂面临着专利过期、新产品更替不及、研发效率不高的窘境,只能靠并购来实现业绩增长,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还将发生许多并购案。
百时美施贵宝(BMS)被赛诺菲-安万特并购一说,曾在今年第二季度流传,然而随着波立维胜诉、销售反弹、公司易帅后,BMS的并购似乎已渐渐被人遗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并购可能,业内盛传可能被并购的药企有BMS、惠氏和礼来等。
与过去流行的巨额并购案不同,大药厂会更关注生物技术企业的并购,尤其是市值十几亿或几十亿美元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一来可满足充实生物技术实力的需要,二来可获得这些生物技术公司的在研产品。耗资上百亿或几百亿美元的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并购案,虽有可能发生,但毕竟太贵,谈判和整合难度不小。大药厂将会谨慎选择互补对象,逢低收编。
美国Biogen Idec自炒自卖并购案流产,并不意味着大药厂会放慢并购生物技术公司的脚步。明年可能还会出现生物技术企业与大药厂间的强强合作甚至并购,只要价格、时机合适,安进、Biogen Idec和Genzyme仍有人想买。
此外,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的合并与整合也将好戏连台,许多中小生物技术公司并没有实力成长为独立而赢利的研发型公司,并购或被并购是许多公司的必然选择。
医药股长线投资正当时
目前大多数医药股处于低市盈率(PE,PE是股价P与每股受益E之比,成长性和赢利能力越好,PE值越大)状态,平均PE在15~20左右,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极少出现的现象。
大药厂现在赚得没有以前多,但现金流还不错。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它们的股票应该是不错的价值投资型股票和基金经理的热门股,预计2008年半数大药厂将部分回购公司股票,因为股值偏低,手中现金也没有更好去处,回购股票也是信心十足和妥善投资的一种策略,在这一点上,大药厂CFO(首席财务官)与“股神”巴菲特的眼光不谋而合。
美国新药审批略有改观
美国国会批准增加FDA权力和预算,FDA的审批效率或会改善,预计明年批准的新药数目会比今年增加20%左右,但新化合物不多,主要是增加新适应症。在新药上市方面,大药厂的表现将不如中小企业出色,预计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将会是大赢家。
中国风向 一起搞研发
目前,制药工业的造血功能越来越依赖“泊来品”,即从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和研究单位的新药成果中择优获得转让开发许可。有人估计,大药厂2008年20%以上的研发经费将用于购买新药产品,预计到2010年,大药厂技术转让与自主研发产品的销售额将并驾齐驱,各占34%,其他产品主要来自并购(13%)或早期投资的新药发现阶段项目(9%)。
这样的研发卖方市场对于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中国药企机会不少。中国低廉的研发成本尤其适合通过技术许可方式获得国外早期技术产品,创新不必由A到Z完全自主。
如果说2006~2007年,全球首次开辟了生物仿制药的先河,那么2008年将是生物仿制药的起步丰收年。欧洲将是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陆续会有几个主要生物制剂老牌产品以仿制药形式上市并得到追捧,美国市场将取决于国会协调批准生物仿制药的特殊审批法,短期不会对生物技术公司造成很大冲击,因为医生处方信息和病人用药习惯还要靠时间和数据来培养,而且生物仿制药不同于化学仿制药,价格优势有保证,但涉足生物仿制药门槛不低,中国有一定的基础和成本优势,现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正是时候。若能抓住机会,引进国际资本和人才,中国就有可能分享这一巨大商机。
你裁员我招人
今年大药企宣布的裁员节流计划将主要在2008年实施,销售人员、化学合成和行政辅助人员将会是主要的被裁者,如果外包业务扩展顺利,大药厂的研究和生产人员恐怕也难逃厄运。4万多人被裁对中国药企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吸收优秀专业人才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增强竞争力,与印度药企一争高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y/2008-01-29/11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