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国内抗生素市场出现五大变化



  许多国外的医药企业已开始有计划地从中国购买青霉素工业盐、6—APA、7—ACA,甚至像印度的阿拉宾度在太原同领独资建设青霉素和头孢C的生产厂,以供应本国的半合抗生产。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变化之四:
  医疗单位的用药金额
  并没有因医保制度实施而下降
  医药三项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是,要降低医药费的财政开支和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医疗保险制度个人承担部分费用、单位药品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等等。
  从14个城市典型医院的用药金额比重来看,并未降低,还有所增加。而从2002年上半年的市场销售来看,高价药的销售比低价药增长速度大得多,如粉针注射剂:头孢曲松增长一倍,头孢噻肟增长1.5倍,头孢哌酮/舒巴坦增加2.2倍,奥格门汀增加4.7倍。而价格低的氨苄钠针下降了26%,青霉素针才增长1%。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医疗单位还是喜欢用价格高、差价大的药品,而不愿用价格低、差价小的药品;二是病患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用药水平也在提高。所以对普药的降价不能降低医疗费用。而淘汰普药,对提高国内用药水平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要看到这个趋势,加快药品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以满足医疗单位的需要。
  变化之五:
  市场竞争
  加快了药品生产集中度的提高
  青霉素的生产通过了18年的市场竞争,生产厂家已从16家集中到了六家,而粉针注射剂基本集中到了四家生产。后来者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有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这几乎已经很少有人去冒这个风险。因此这三年来价格一直保持平稳,各厂家价格虽有差距,但差距没有打破市场格局;市场虽有交叉但其份额稳定。生产厂家自觉在调节青霉素钠盐原料药的产量和粉针注射剂的产量,已趋于平稳时期。
  头孢类药品的布局现在还处于80年代的青霉素销售的状况。虽然7—ACA、7ADCA中间体的生产厂家不多,但头孢原料药生产厂家有十几家,而制剂生产厂家有上百家。进口的中间体7—ACA、7ADCA,2002年一季度已有2123万美元。进口的头孢类原料药一季度已有4491万美元,全年将达到1.8亿美元。这些原料药最终都会被制剂生产厂制造成为粉针和胶囊,进入国内的医疗单位。因为目前这些粉针和胶囊的加工成本与政府规定的零售价之间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要待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生产水平突破后,质量、成本能与国际水平抗衡,价格便会在市场竞争中大幅度下降,达到微利的程度,生产才会集中,规模优势才能发挥。到那时候,这些药品将成为普药,市场格局才能形成,价格亦在低价位趋于稳定,这就是市场规律。从这一规律来判断,三代、四代头孢类药品将在近五年内会不断发生价格大战,即会不断降价。最后的生产将集中到“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生产一条龙的大企业中。
  但现在的竞争规模已经越来越大。青霉素年产在1500吨以上的已有六家,阿莫西林在500吨以上的规模厂已有六家,头孢5号在100吨以上规模的生产厂已有四家,头孢拉啶在100吨以上规模的厂已有六家,头孢曲松在30吨以上规模的生产厂已有四家,头孢噻肟在30吨以上规模的生产厂已有四家。
  头孢类生产厂家的兼并重组会很快开始,竞争将会在更高平台上进行。半合抗头孢类的制剂生产集中度已显现:2001年0.5g氨苄青霉素钠虽有29家生产,但年产3亿支以上的为三家:华药、石药、哈药;年产1亿支以上的为三家:齐鲁、鲁抗、海南三叶,共计产量为17.67亿支,占了全部产量的83.5%。阿莫西林胶囊,全国共有49家生产,但年产量在5亿粒以上的有:华药、石药、哈药、新华四家生产;年产量在2亿粒以上的有:鲁抗、山西安特先、嘉兴南湖、珠海联邦四家,共计产量为50.55亿粒,占总产量62.8%。
  2002年头孢类产品还会降价竞争,其生产集中度会更加提高。制剂的生产集中必然会随着原料药生产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而向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条链的生产厂家集中。虽然有的企业依赖合资,从国外进口中间体做原料药,但最后也会被国内一条链生产的厂家所淘汰,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青霉素 阿莫西林 胶囊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