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京津冀农作物品种审定一体化_种子市场


5月31日下午,京津冀沪渝五省市种业精英在通州区共聚一堂,交流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经验。记者从会上获悉,京津冀三地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将加速籽种科技成果在省际间的应用推广速度,也开创了相邻省市一体化品种审定的先河。
  据了解,去年世界种子大会期间,为贯彻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京津冀沪渝五省市种子管理(总)站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站长联席会议,会上达成了“亲诚惠容”四项共识,实现了种子管理成果定期交流、种业信息资源共享、跨省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和种业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等7项合作机制。
  此次,京津冀三地农业部门率先迈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步伐。根据《意见》,在保留京津冀独立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基础上,三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共同确定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相适应区域的试验区组、试验方案和品种审定标准,实行统一审定。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登记(鉴定)互认。设立京津冀一体化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京、津、冀种子管理(总)站。品种试验审定实行三省市轮流主持制度,在京津冀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京、津、冀任一种子管理(总)站提出申请。审定通过的品种,由京津冀一体化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审定证书,京津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发布公告,在京津冀审定范围内推广应用。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开展了小麦和夏播玉米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征集到12个小麦品种和15个夏播玉米品种。
  同时,为促进五省市非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五省市种子管理(总)站也共同印发了《京津冀沪渝种业协同发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认定、鉴定)互认办法(试行)》。番茄、黄瓜、辣椒等3个作物在通过京津冀沪渝五省市任何一省(市)鉴定后,其余省市相互认可鉴定结果,并颁发统一编号证书。今年北京种子大会期间,五省市还将举办“京津冀沪渝农作物种业科技成果展”,并发布《2014年京津冀沪渝种业发展报告》,推进京津冀沪渝省际间农作物种业科技成果交流与种子管理体制创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审定 品种 小麦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