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鲜食甜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


1.实行隔离种植,保证品质纯度
    甜、糯玉米应选用亩产鲜穗700公斤以上,要求甜糯适宜,香味纯正,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同时外观品质好,要求果穗大小均匀一致,苞叶长不露尖,结实饱满,籽粒排列整齐,种皮较薄,并且要求生育期符合当地生产生态条件,以90~100天为宜,种子发芽率高,苗势要强。由于甜、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籽粒易变成普通玉米,失去甜味和糯性,品质下降,串籽越多,品质下降越明显。因此甜、糯玉米种植要与普通玉米隔离,可通过空间隔离,在种植甜糯玉米的田块周围300~500米内,不要种与甜、糯玉米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它类型的玉米,也可采用时差隔离,即同一种植区内,提前或推后甜糯玉米播种期,使其开花期与邻近地块其它玉米的开花期错开达20天左右,甚至更长;也可通过山岭、树林、果园、村庄、高山、河流等自然屏障,阻挡外来花粉传入,实现隔离。
    2.实行分期播种,反季节均衡上市
    为提高鲜食玉米商品价值,要适当采用反季节栽培,争早上市和延迟上市时间,使之成为市场中的“鲜”见产品或周年供应产品,也可考虑开展全年种植均衡上市。因此,在鲜食玉米生产中,可采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盘育乳苗移栽甚至大棚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每隔5~7天分批分期播种,以保证连续采收上市或加工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3.严格播栽质量,促进早发壮苗
    鲜食甜糯玉米密度与产品的商品性好坏关系密切,多数甜、糯玉米品种都有多穗性,1株能长2个以上果穗,稀植更容易长多个果穗。因此,生产中要求甜、糯玉米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早熟品种密度稍高,晚熟品种密度稍低,并针对分蘖性强的特点,及时打杈促壮苗形成,剔除弱株,提高群体的整齐度。
    鲜食甜糯玉米生产,要求选择砂壤、壤土土质、肥力较高、ph6.5~7.0、深松保水、渗透性好的田块种植,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应采取垄作。播种前,加强种子处理,选用发育健全、发芽率高的种子,通过精选分级,去掉虫籽、坏籽、霉籽,按大小分级浸种。同时,要在穴间行内施足基种肥,一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8~7)35~45公斤,硫酸锌肥0.5~1公斤,以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促进壮苗早发播种时,要控制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75%,采取大小行的种植方式,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50~60厘米,株距视密度而定,播深以种子入土3~5厘米即可,每穴2~3粒,每亩用种量1~1.2公斤,确保全苗。播种后可采取秸草覆盖的措施,防止因干旱土壤失水过多,种子落干回芽不能齐苗,也可有效地防止播后遇暴雨,造成土壤板结而闷种烂芽。通过精细播种,能够确保全苗、均苗、壮苗,建立较好的群体基础。
    4.科学田间管理,促控群体发展
    鲜食玉米以采摘嫩早穗为目的,生长期短。因此,要早定苗,早中耕除草,早施肥。根据甜、糯玉米生育期短及其加工利用特性,增施有机肥,以增强地力,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提高籽粒营养品质。施肥上要根据不同地力水平和不同品种的需肥特性进行配方施肥,一般每亩施N、P2O5、K2O分别为16~20、10~15和15~20公斤。氮肥中基种肥集中施于播种行内穴间,一般占总施用量的30%,苗肥用量占10~20%,于幼苗3~4叶龄时追施,注意大苗不施或少施,小苗多施,提小苗促平衡;穗肥用量占40~50%,于7~8叶展开时重施,以促进穗位附近高效叶的生长和穗分化,主攻大穗;甜、糯玉米在乳熟期就摘穗收获,所以粒肥一般不必再施,但灌浆初期应视前期肥料用量及苗情特点,酌情施用粒肥,还可以叶面喷施生化制剂,以促进灌浆,实现穗大粒饱,促进灌浆,提早上市时间并提高商品外观性。追肥应在株旁10~15厘米内,结合中耕除草开穴深施。磷钾肥应一次施作基种肥,早施有利于促进壮苗早发。同时鲜食玉米要注重补施玉米微肥,以提高品质和产量。
    5.实施无公害防治,提高外观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鲜食玉米外观的好坏与价格有紧密联系,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并推行无公害防治,提高食用安全性。鲜食玉米主要是苗期的病毒病、地下害虫、穗期的玉米螟,尤其是玉米粗缩病,严重年份可导致失收,其次是玉米螟,很容易侵害甜、糯玉米,特别是夏、秋两季种植的,虫害严重,不仅造成鲜穗减产,严重的是降低品质,使合格穗减少,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更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技术 玉米 糯玉米 品种 种子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