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大豆田杂草危害及其施药方式选择



大豆长期栽培中形成了复杂的杂草群。常见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及马唐、野燕麦、牛筋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苍耳、苋;龙葵、凤花菜、铁苋菜、香薷、水棘针、狼把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猪毛菜、藜、菟丝子、鸭跖草、马齿苋、猪殃殃等;多年生杂草有问荆、苣荬菜、刺儿菜、芦苇等。
大豆田除草剂的施药方式主要为播前混土处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可根据田间杂草种群的发生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和除草剂种类。
播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特点是:防除杂草于萌发期和造成危害之前,防患于未然;早期控制杂草,可以延迟或减少中耕次数。播前施药混土只需较少降雨和土壤水分;干旱对药效的影响不大;播前施药混土能增强对深层出土的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的防治;采用大雾滴喷雾,可以减轻和防止对周围敏感作物的危害。播后苗前施药要求施药后必须保持土壤湿度;否则药效差,甚至无效。同时,苗前施药还存在其他问题,如药量与药效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的影响;在沙质-土壤中,大雨会将某些除草剂淋到大豆种子的发芽部位而发生药害。
如果苗前施药效果不理想,可以采取苗后施药的方式补救。苗后茎叶处理的特点是:受土壤类型和湿度的影响小;针对性较强,可以根据实际草害用药。但其杀草谱多数较窄;且用药时易对周围作物造成危害;有些高温时使用的除草剂对大豆也会造成危害;干旱时,杂草缓慢生长,药效不好;另外除草时间越晚大豆的生长及产量受到的影响越大。
因此,对大豆田杂草进行化学防除时,当田中杂草以分散方式发生时,应尽量以苗前土壤处理方式施药,且要选择持效期稍长的除草剂品种。北方早春多旱季,多风,应尽量选择播前土壤处理;水分充足的地区可选用播后苗前处理;杂草以集中方式发生时,选择土壤处理与茎叶处理均可。土壤处理时可选择持效期稍短的除草剂,茎叶处理应在大部分杂草发生后施药。从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角度来考虑,推荐以苗后茎叶处理为主。

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常丙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处理 除草剂 大豆 禾本科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