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治理


技术要点:

1.扑灭重病田,防治轻病田。病情指数超过80的重病田一律烧毁;发病率低于5%的轻病田用药防治,控制病情发展,使新叶无病症出现。

2.防治保护区。疫情发生区周围的水稻定为保护区,由专职植检员对保护区实行全程监控,分类指导,视疫情发展情况和天气是否有利于发病,每隔3天用叶枯宁加强氯精喷雾,共喷1~3次。

3.树立警示牌。分别在疫情发生区路口、村口、田边树警示牌,告知农民此地系水稻疫情发生区,严禁水稻农副产品调出,并告知农民如何防控,如何遵守有关政策和法规。

4.设立封锁点。根据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分别在出村的公路和河边设立疫情封锁点,各点指派3~5人,从发现疫情起到稻谷收割脱粒,佩带袖章轮流值勤,严格控制疫情发生区的稻谷及其副产品流入市场。

5.销毁水稻副产品。为了尽可能消灭菌源,对疫情发生区的水稻实行“四统一”: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毁、统一收购,工作专班积极做好农户工作,收割脱粒时,省、市专家到现场指导处置。疫区的大米自用或由粮食收购部门统一收购。

6.疫区3年内不得种植水稻,改种蔬菜、莲藕或棉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水稻 脱粒 稻谷 喷雾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