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甜菜褐斑病及其防治技术


甜菜褐斑病俗称叶斑病、斑点病、火聋秧子等,是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气温较高、降雨多而频繁地区或灌溉栽培的区域发病重,对甜菜产质影响极大。据我们多年试验与调查结果,甜菜褐斑病罹病程度为1级时,甜菜减产11%,含糖率降低0.37度;罹病2级时,甜菜减产15.9%,含糖率降低0.9度;罹病3级时,减产28%,含糖率降低1.47度;罹病4级时,甜菜减产37.6%,含糖率降低2.56度。 
  
  甜菜褐斑病除危害原料甜菜外,还侵染采种甜菜、叶用甜菜(牛皮菜)、食用甜菜(红甜菜)和饲料甜菜,以及滨藜、酸模、车前、蒲公英等几科植物。 
  
  一、甜菜褐斑病的症状。甜菜褐斑病侵染原料甜菜和采种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枝和种球。甜菜褐斑病的症状主要在中层和外层叶片和叶柄上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圆形病斑。初期斑点很小,以后逐渐扩大,直径为3-4毫米,后斑点周围由花青素形成的紫褐色边缘。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有时颜色略深或不明显。后期病斑的中央呈灰白色霉层,在湿润天气更明显。病斑中央较薄,易破碎。每片叶上病斑数量少则几个,多则1000余个。罹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片干枯死亡。病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侵染幼龄叶,只侵染成龄叶子。因此,甜菜褐斑病主要在甜菜植株的中外层叶子上发生。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时,病菌逐渐从外层向内层扩展。后期罹病叶子陆续枯死、脱落,再生新叶引起甜菜根头伸长,并形成带有叶痕的根头,状似菠萝。叶柄感病后,形成褐色棱形病斑。在甜菜采种植株上,甜菜褐斑病病菌除浸染叶片、叶柄外,还能侵染花、使种球带菌。 
  
  二、甜菜褐斑病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甜菜褐斑病病原菌属于半知菌类,菌丝橄榄色,多聚集一起成菌丝团。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呈鞭状稍弯曲,一般为6-10分隔。 
  
  甜菜褐斑病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8℃,在37℃以上或5℃以下时停止发育。最适宜的相对湿度98-100%,以小水滴中(雨、露)为最好。分生孢子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附着在种球上只存活1-2个月,在堆肥中2个月失去生活力,它不是发病的主要来源。菌丝团生活力很强,寄生在种球、母根根头或叶子上,可存活2年以上,它是第二年春季主要侵染源。这些越冬的病原,到第二年春季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就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风传播。当分生孢子落到叶子上,遇到水滴便发芽,产生芽管,并通过气孔侵入叶组织内,在细胞间隙中扩展蔓延,经过一定的潜育期便形成病斑,其上再形成分生孢子,如此反复侵染,在田间植株上形成大量病斑。每年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取决于重复侵染的次数,次数愈多,发病及危害也越重。 
  
  三、甜菜褐斑病的发病条件。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以下几个条件: 
   
  1、有足够的越冬病原菌数量。越冬病原菌(菌丝团)的数量多少是病害扩展的基础。多年种植甜菜的老区,田间越冬致病菌丝团多,一般发病重;甜菜新种植区域地块发病轻。重茬、迎茬或在靠近上年发病地块种植甜菜,田间和周围病原菌多,发病重。种植感染褐斑病的种子发病早,因增加了重复侵染机会,加重病害发生。 
  
  2、适宜的气候条件。甜菜褐斑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温度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当平均气温在19-23℃(最高温度不超过29℃、最低温度在13℃以上)时,潜育期最短,为5-8天,如果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或最高气温升高、最低气温降低,都可使潜育期延长。降雨量直接影响孢子的形成和分散传播。甜菜褐斑病的孢子形成,需要在相对湿度98%以上,因此只有降雨和灌溉才能满足高湿度要求。同时,降雨时,由于雨滴的飞溅可使分生孢子分散传播。一般连续降雨后的15-20天,便可出现1次病势扩展高峰。温度也会影响甜菜叶片气孔的开张,为孢子侵入打开门户。 
  
  3、品种和植株的叶龄、长势。选用的甜菜品种,即种质和植株的长势是甜菜感染褐斑病的内因。不同品种感染甜菜褐斑病有很大差异,一般国外品种感染甜菜褐斑病比国内育成的品种发病早、罹病重。国内品种尤以甜研系列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植株生长势强,苗期及新生叶基本不感病;一般长出15片真叶后易感染褐斑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甜菜 品种 侵染 气候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