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油菜主要害虫及其综合防治


油菜害虫的种类较多,主要有蚜虫、茎象虫、小菜娥、菜粉蝶、潜叶蝇及跳甲等,近年尤以蚜虫、茎象甲和小菜蛾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现就油菜害虫及其防治总结如下:
    一、为害特征
    1.蚜虫一般以其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油菜叶背、心叶及花序顶端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受害油菜叶片发黄、卷缩甚至脱落,同时还可传播病毒病,使茎枝出现梭状病斑,嫩茎、幼果畸形,种子成熟不良,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2.茎象甲主要以幼虫钻蛀嫩茎,使其肿大,形成空髓,造成植株畸形,抗倒性差,易折,严重时不抽薹,甚至死亡。
    3.小菜蛾初孵幼虫可钻人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2龄后啃食叶片留下一层表皮,3、4龄幼虫则食叶片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叶被食成网状,对油菜造成极大威胁。
    4.菜粉蝶初龄幼虫取食叶肉,形成透明小孔,2龄以后分散为害,将叶子吃成网状或缺刻,严重时全叶吃光,仅留叶柄和主脉。但老龄幼虫体长达3―4cm,为小菜蛾的3-4倍。
    5.潜叶蝇常以幼虫潜食叶肉,形成灰白色弯曲潜道,严重影响油菜的光合作用。
    6.跳甲以成虫取食叶片,形成孔洞,并可危害嫩英果,而其幼虫专食根皮,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二、为害规律
    1.为害时期:蚜虫、小菜蛾和跳甲在油菜全生育期均可危害,茎象甲越冬成虫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中旬出土活动,在油菜蕾薹期为害,菜粉蝶主要在油菜幼苗期为害,潜叶蝇主要在油菜生长中后期为害。
    2.为害期的虫态:跳甲主要以成虫取食叶片,而其它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油菜植株。
    3.繁殖快,数量大,有些害虫世代交替严重。其中蚜虫在温度较高时,5―6d就可繁殖1代,单株茎象甲幼虫可多达30只,菜粉蝶每雌平均产卵120粒,最多可超过500粒,小菜蛾一年可发生几代至十几代,且繁殖数量大,跳甲和潜叶蝇可发生几代,其中越冬代跳甲可产卵500-600粒,潜叶蝇一生可产卵40―90粒。
    4.隐蔽性、逃匿性强。茎象甲和潜叶蝇的幼虫在植株内部为害,跳甲的成虫常在油菜根部及土中藏身,而小菜蛾和菜粉蝶的幼虫及茎象甲成虫均具有假死性,这都会给预防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综合防治
    根据油菜害虫的为害特征及规律,抓住关键时期防治,有的放矢,达到“防早、防小、防少、防了”的效果,保证油菜增产增收。
    1.各虫防治关键时期:跳甲和茎象甲(尤其是茎象甲)必须抓住成虫出土活动期在产卵前消灭,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中旬,各地因地形、气候差异掌握适时防治。菜粉蝶应在油菜苗期做好防治工作,蚜虫在油菜花期前、后,小菜蛾和潜叶蝇根据虫情变化,在3、4月注意防治。
    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要做到“三早”,以降低虫源基数。(1)春季及早清除田间的杂草及油菜的枯、病、老叶,集中深埋或焚烧,以消灭越冬虫源。(2)适时早灌返青现蕾水,可使部分越冬害虫被泥浆或水淹致死,尤其对跳甲、茎象甲及蚜虫防治效果较好。(3)提早中耕、追肥,以达到提温、保墒、除草、消灭虫源的目的,促进油菜早发稳长,增强抵抗力,但中耕宜浅不宜深,以防切断根系。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适时适量,科学配用,同时注意各药交替施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提高用药的效果。(1)喷雾:在害虫初发期及盛发期每667平方米用氧尔菊酯(40%氧化乐果乳油加20%速灭杀丁乳油)、丰收菊酯(40%久效磷加2.5%敌杀死乳油)或灭扫利2000倍液50kg喷雾,发挥其胃毒、触杀、内吸三重作用,对各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小菜蛾用阿维菌素(AVMs)和其他药物交换使用,效果更加。(2)喷粉:用1.5%的乐果粉或2.5%的敌百虫粉每667平方米2kg喷撒防治蚜虫、茎象甲及跳甲。(3)诱杀:用3%的红糖水,加0.5%的敌百虫制成毒液,在田间点喷,诱杀潜叶蝇成虫;用小菜娥活体雌虫装于尼龙网中挂于田间,其下相距1cm置水盆或毒液诱杀小菜娥成虫。(4)涂茎:对于茎象甲若前期防治不及时或效果不佳,成虫已产卵于茎髓或幼虫已在茎髓中孵化,可将菜籽油或废机油和久效磷或氧化乐果按3:17混合。用棉球蘸药液涂于产卵孔下方茎上、效果极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油菜 菜粉蝶 喷雾 化学防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