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鸭子、金小蜂、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雷公藤、苦楝树……众多生物,是防治病虫害的高手
我国是农业大国,相较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使用化学农药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是,由于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已经危害到人畜安全。尽管我国科学家很早就开展了田园放鸭、保护青蛙、鸟类、人工繁养金小蜂等降低害虫密度的生物防治措施,但由于没有得到人们的共识,依然存在大量捕捉青蛙,圈养鸭子,拒养金小蜂等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病虫害加重。及至使用化学农药,更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产品走出国门,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这使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越来越重要。根据以往的教训,必须开展常规生物防治知识普及教育,鼓励田野放鸭,禁止捕杀鸟类、蛙类。各乡镇农技站最好设立金小蜂人工繁育中心,经常均匀布点放于田野,可以减少80%的病虫危害。
从科研角度讲,要积极研究开发新的生物农药,改进老品种。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研究的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对害虫的致死率均达到95%以上。但由于怕紫外线,且需要一定的温度,又怕雨淋,施用后对害虫寄生感染率下降,有的效果不及10%。现在,我国科学家已经通过培育它们的变种,使抵御紫外线能力大大加强。还研究出蛋白质保护剂,利用强粘附力,不怕雨淋,喷洒在作物上,作用可保持数月。只要害虫爬过,即被沾染,直到致病死亡。
对一季农作物,只需喷洒一次,就可终身免遭虫害的生物农药,虽然看起来一次投入成本较大,但比多次使用化学农药的成本要低得多。目前,研究出的复合生物农药,能防治蚜虫、飞虱、稻纵卷叶螟、棉铃虫、蝗虫等多种害虫,克服了生物治虫单一的缺点,实现了生物农药广谱性,可全面防治各类虫害。
1968年,江西发现了井岗霉素的放线菌,虽然在医药试验中失败了,但经过几年的农业病害防治试验,证明是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目前,根据已发现的几种防治对象,制成新的生物素农药。它显效快,病虫致死剂量小,为20-200PPM不等。害虫吃后4小时停食,24小时开始死亡,72小时死亡率达98%以上。而且生产安全,对人畜无害,保管贮藏方便。喷洒后,适应自然条件较强,不怕日晒风吹,12小时内不下雨,不会被淋掉。有的生物素还专门用于治病,主要针对稻瘟病、纹枯病、锈病、植物炭疽病及根腐病等。
植物本身也能治虫,历史上就有用烟秆、雷公藤、苦楝树浸汁治虫的习惯。现在,科学家有条件从更广泛的植物中筛选植物性农药。从苦楝树中提取的苦楝素,纯度较高,治虫效果很好;从马钱子中提取的马钱子碱,治虫效果也好;还可以采用多种有效成份混合生产广谱性植物农药,达到一药多虫的效果。把野介子甙、杀灭菊丁酯、鱼藤甙等分别提取,混合装瓶,就能达到广谱杀虫效果,触杀、胃毒、内渗效果特别显著。
转基因是目前生物技术中的领头军,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上目前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破坏昆虫遗传特征,造成基因缺陷,使其失去繁育功能或自交不育,甚至基因缺陷而易染病自然死亡等。这类研究虽有进展,但达到实际使用尚需时日。同时,由于初期能达到人类需要的目标昆虫,在自然环境中,又可能变成人类的敌人,所以对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评价需要很长时间。
二是转基因植物品种研究。要求能抗病虫害、抗倒伏、提高品质、抵御自然不良环境、达到高产稳产。这类研究的成果较多,效果明显,常见粮食作物均有转基因品种问世,并且表现出色,其抗病虫害能力大小,主要基于植物自身能分泌含异蛋白的抗病甙;植物分泌的皂甙物质驱除昆虫的作用;植物本身长有硬刺毛,使昆虫害怕;植物茎叶纤维化程度高,刚孵化出的大化螟、二化螟、三化螟、棉铃虫等幼虫,24小时之内不能咬洞钻入植物茎秆和棉铃之内,被晒饿而死。
三是转基因病毒和致病细菌的研究。这类研究在世界各国都已开展。某些具有杀虫活性的致病细菌和病毒,由于染病率较低,死亡缓慢,再感染度较低,同时对人畜和植物及其它微生物又绝对安全,通过转基因手段,培养出致病、致死率高,再感染度大,广谱杀虫的安全新品种。我国现批准的农业重组微生物有30多例,批准环境释放出的从1997-1999年就有7项。现在,有的新种陆续出现,研究方法也很科学,所以,生物农药研究,前途光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05-3-28/ny_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