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化学农药仍将是农药的主体。
2.设计开发绿色化学农药:长效-高效-超高效,高毒-低毒-无公害,“杀生”、“调控”、高效、安全、低残留、经济、使用方便。
3.针对一定的生物靶标开发合理的分子设计的新型化学农药:如以ALS(乙酰乳酸合成酶)为靶标的超高效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能抑制生物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的合成。三唑并嘧啶环类、磺酰脲类、嘧啶(硫)醚类除草剂等属于这一类作用机理的农药。
4.开发使植物能产生免疫诱导机制的新农药,植物抗毒素类杀菌剂,如类黄酮类植物抗毒素。
5.当前化学农药开发的热点是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在世界农药专利中,大约有90%是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优点是对温血动物毒性低;对鸟类、鱼类比较安全;药效好,特别是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个体小和繁殖力强的害虫防效好;用量少,一般防治用量为5~10克/公顷;在环境中易于降解;有些还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6.生物与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即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源农药:进展最快的是木霉类和粘带霉类。它们对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引起的病害防效比较突出。
动物源农药:主要用于害虫的防治,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昆虫激素,如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等。它们具有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功能。昆虫信息素又称昆虫外激素,具有引诱、刺激、抑制、控制昆虫摄食或交配产卵等功能。农用抗菌素,如具有杀螨作用的浏阳霉素、华光霉素、多沙霉素等,具有防真菌病害的武夷霉素、多米霉素、多抗霉素,具有防细菌病害的中生霉素、新植霉素,防病毒的宁南霉素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阿维菌素。
植物源农药:近年来对印楝、川楝、银杏、苦皮藤这些植物投入了很多力量进行开发研究,如”绿帝“和”银泰“就是山东莱阳农学院开发出的对蚧螨有触杀作用的新的植物源农药。世界上有几十万种植物,对其化学性质进行过研究的仅占10%左右,我国植物种类繁多,特别是华南、海南地区,开发植物源农药潜力很大。从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寻找绿色化学农药的先导化合物也是很有潜力的。
植物农药(转基因植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作物、抗除草剂作物也被称为植物农药。
7.农药剂型发展的趋势。水性化: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粒状化:避免粉尘飞扬。高浓度化:减少了载体与助剂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功能化: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如缓释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05-10-8/ny_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