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杀线虫剂的类型与品种


杀线虫剂的研究与应用起步晚,发展慢。 1881年法国首选用CS2处理土壤防治甜菜线虫;1919年有人发现氯化苦的杀线虫作物;1943年夏威夷菠萝研究所的昆虫学家卡特发现滴滴混剂有杀线作物;1955年麦克拜斯等报道了二溴丙烷的杀线虫除线磷;1962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涕灭威;1969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草威,同期 FMC公司开发出克百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70至80年代许多有机磷杀线虫剂被开发出来。  

杀线虫剂的主要类型 用于毒杀线虫的农药有两类,一是专性杀线虫剂,即专门防治线虫的农药;一是兼性杀线虫剂,这类杀线虫剂兼有多种用途,如氯化苦、溴甲烷、滴滴混剂对地下害虫、病原菌、线虫都有毒杀作物,棉隆能杀线虫、杀虫、杀菌、除草。 按作物方式分类,分为熏蒸杀线虫剂和非熏蒸杀线虫剂。 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  

有机硫类,如二硫化碳、氧硫化碳。 

卤化烃类,如氯化苦、溴甲烷、碘甲烷、二氯丙烷、二溴已烷、二溴丙烷、二溴乙烯、二溴氯丙烷; 溴氯丙烷。这类杀线虫剂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多是土壤熏蒸剂,通过药剂在土壤中扩散而直接毒杀线虫。但由于存在对人毒性大和田间用量多等缺点,这类杀线虫剂的发展受到限制,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等已被禁用。 

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如威百亩、棉隆。这类杀线虫剂能释放出硫代异硫氰酸甲酯,即释放出氰化物离子使线虫中毒死亡。 

有机磷类。如除线磷、丰索磷、胺线磷、丁线磷、苯线磷、丙线磷、硫线磷、氯唑磷(米乐尔)。这类杀线虫剂发展较快,品种较多。其作用机制是胆碱酯酶受到抑制而中毒死亡,线虫对这类药剂一般较敏感。不少品种有内吸作用,有的则表现为触杀作用,共同特点是杀线虫谱较广,并且在土壤中很少有残留,是目前较理想的杀线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如涕来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损害神经活动,减少线虫迁移、侵染和取食植物,从而可减少线虫的繁殖和危害。这类杀线虫剂杀线虫谱较广,但毒性很高,克百威属高毒类农药,涕来威属剧毒类农药。 

其它。如二氯异丙醚、草肟威、甲醛。 

滴滴混剂、二溴乙烷、二溴丙烷曾是广泛应用的杀线虫剂,但由于滴滴混剂中的1,2一二氯丙烷药效太低,现已不在销售。二溴乙烷对动物有致畸、致癌作用,已被禁用。除线磷是第一个有机磷杀线虫剂,也是第一个非熏蒸剂杀线虫剂,但因我国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杀线虫剂主要有苯线磷、丙线磷、硫线磷、氯唑磷、甲基异柳磷、涕灭威、克百威等品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杀线虫剂 品种 毒性 熏蒸剂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