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全国水稻第一县”的全程机械化之路


“我们的烘干机除了烘干合作社自己生产的粮食外,更多地是服务于附近的村民。附近乡镇的农民直接将收获来的湿谷卖给我们,然后合作社烘干,再卖给中储粮监利直属库。”该合作社理事长欧阳斌说,“我们合作社有10组烘干设备,每批次可烘稻谷190吨,收购旺季每天可烘稻谷4批次。”

陈义书说:“粮食烘干机的推广和使用,一方面农民节省了晒谷的劳动力和场地,不用再担心晒粮受天气的影响,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通过烘干可以提升稻谷的成品率,合作社也可以从中取得一定的收益。”

随着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粮食生产经营由原来的分散走向集中,种粮大户对粮食快速烘干的需求非常迫切。截至2017年,监利县产地烘干能力达到111%。

农民成“甩手掌柜” 合作社来“打工”

不难看出,在补齐水稻机插秧、植保、烘干三块短板方面,监利县的新型经营主体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每到农忙时节,合作社里忙忙碌碌,而农民只需要到合作社下订单、签合同,乐当个“甩手掌柜”。正是有了这些为农民“打工”的新型经营主体,才使得监利县的全程机械化水平有了巨大飞跃。

今年春天,看着育秧基地里茁壮生长的秧苗,金草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祖清的脸上满是笑意。“合作社目前有120亩的集中育秧基地,可以满足3万亩左右农田的秧苗需要。”周祖清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为近2000户农民提供了育秧服务。农户只需要按照每亩地240元的标准交纳费用,便可以享受“一条龙”服务。从购种、育秧到插秧,都由合作社负责。“大面积集中育秧、全流程专业服务,能够帮助农户降低成本,提升产量。”周祖清说。育秧工厂借助开展水稻“全产业链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户节本增收。通过合作社代购、代育、代整、代插,每亩有望提高单产30公斤,增加收入80元。

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专业服务,也为众多只有老人孩子留守的“空巢农户”解除了后顾之忧。监利县龚场镇双湾村村民刘扬特说:“农民到城里打工,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现在农民也是‘老板’了!”

监利县黄歇口镇的种粮大户夏卫华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年他购买的农机“宝贝”,“有高速插秧机、大型旋耕机、联合收割机。在机库棚里还有抽水机、抛秧机等各类农用机械。”说起这些装备,夏卫华来了精神,“购买农机有国家的专项补贴,可帮我们省不少钱。”夏卫华和6位村民共同发起组建了兴华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为更多农户提供从农田耕整到收割的全流程机械作业服务,并免费提供育秧技术和机插秧田间管理技术服务。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45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近200台(套)。

“农业现代化,首先应从推广机械化开始。只有将机械化操作贯穿于农业种植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刘应文发起成立了华洲农机专业合作社,他向记者透露,合作社正在借助机械化耕作和农业科技创新,探索“不打一滴农药”的水稻示范基地建设。

“现在农忙季节,田里只见农机、不见农民。机械化让种田省时省力又省心,年轻人在外务工‘放心’,老人们在家也‘安心’。”陈义书说,“监利县的农民如今一个电话,就可将‘四代一管’(代育秧、代机耕、代机插、代机收,田间管理)服务全部搞定。从春耕到秋收,各种农机上阵,可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农民种田‘轻松’多了,也‘体面’多了。”农机合作社不仅能帮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粮食产量,还能解决“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

现在,这些新型农业服务组织不再满足于仅仅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农业深加工成了他们的新目标。

监利县兴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叫毕利霞,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女粮王”。毕利霞的育秧工厂全县有名,办公楼占地近2000平方米,有育秧大棚40多个,里面摆满了秧盘。大棚外,还有4块长方形秧盘。这两年,延长产业链,创建大米品牌,毕利霞迈出了关键一步:加工自己的大米,并注册“内荆河”大米品牌,以她家育秧工厂旁的内荆河命名。“内荆河大米是常规品种,产量不高,但品质很好。”毕利霞说,2016年,大米上市后深受欢迎,亲戚朋友还在微信朋友圈转。去年,毕利霞采取跟往年不一样的策略,自己3000亩基地上全部都种同一稻种,而且还与成片种植的大户合作:同一品种,高价回收,辐射面积近万亩。“我们现在既要搞育秧插秧,还要卖米。”在毕利霞看来,农民不致富是因为他们始终处在生产链的最低端。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育秧工厂还是家庭农场,都已经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具备较大种植规模,有能力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加工出社会需要的产品。毕利霞认为,育秧工厂给了种植环节标准化生产模式,也给了销售环节社会化生产基础,是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有效探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粮食 农业机械 大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